11月25日清晨,美國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發布官方聲明,199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道格拉斯·諾斯(Douglass North)于當地時間11月23日在美國密歇根州的家中逝世,享年95歲。
由于建立了包括產權理論、國家理論和意識形態理論在內的“制度變遷理論”,諾斯和芝加哥大學的經濟學家羅伯特·福格爾(Robert Fogel)分享了1993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瑞典皇家科學院在頒獎詞中指出,兩人“通過經濟理論和量化方法開拓了經濟歷史學的創新研究,闡釋經濟和制度變遷之間的關系”。具體而言,諾斯和福格爾將現代數學工具引入對經濟歷史學的研究,或稱計量歷史學,成為這一領域的先鋒人物。
據彭博社報道,諾斯的研究側重于制度扮演的角色——一個社會的規則和體制,例如法律、物權、保險保障、政治結構,乃至海關制度,對經濟發展的長期影響。
諾斯開創性地運用新古典經濟學和經濟計量學來研究經濟史問題。他對經濟學的貢獻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用制度經濟學的方法來解釋歷史上的經濟增長;重新論證了包括產權制度在內的制度的作用;將新古典經濟學中所沒有涉及的內容——制度,極大的發展了制度變遷理論。
官方聲明還指出,作為一名經濟歷史學家,諾斯對經濟和經濟制度,以及制度對長期經濟表現的影響作了深入研究。諾斯的學術生涯長達60余年,他思考著一個簡單問題的復雜變量:為什么有些國家富有,而有些一直貧窮?諾斯深入探究了經濟學蓬勃發展的新領域——制度經濟學,與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羅納德·科斯(Ronald Coase)一起,成為這一學說的主要奠基人。他的研究工作對歐洲和美國在工業革命前后的經濟研究帶來了新活力。
諾斯全名為道格拉斯·塞西爾·諾斯,1920年11月5日出生在馬薩諸塞州康布里奇,是家中三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父親是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的經理。因為工作的緣故,老諾斯曾舉家搬至康涅狄格州,后來又到了渥太華,諾斯在那里受到啟蒙教育。他中學階段還曾在瑞士洛桑讀書。
據諾貝爾官方的記載,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就讀時,諾斯主修政治、哲學和經濟學,他在那里成為一個“篤信馬克思主義”的人。
1942年,諾斯在加州大學獲得了三重本科學位。二戰中,他成為美國商船太平洋航線的領航員。二戰結束后他重返加大伯克利分校,并于1952年獲得博士學位。此后長期擔任教職工作。諾斯生前為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榮休教授。
主要著作:《1790-1860年的美國經濟增長》、《美國過去的增長與福利:新經濟史》、《制度變化與美國的經濟增長》、《制度、制度變遷及經濟績效》、《西方世界的興起:新經濟史》、《經濟史中的結構與變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