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皮兩年漲價150%引發阿膠提價】如果說2013年每張驢皮飆升至600元左右已經超出市場預期,那么,今年,一張1500元左右的價格,已經在倒逼阿膠業尋找解決方案。
如果說2013年每張驢皮飆升至600元左右已經超出市場預期,那么,今年,一張1500元左右的價格,已經在倒逼阿膠業尋找解決方案。
南都記者注意到,在上周東阿阿膠宣布旗下阿膠系列產品整體提價15%后,國內阿膠業已經將精力聚焦到了如何解決驢皮困局上了。據了解,中國中藥協會阿膠專業委員會和中國畜牧業協會驢業分會成立大會已經在近日召開,擬從“全產業鏈”的角度去破解驢皮資源緊缺的問題。
驢皮“困局”加劇
從600元漲到1500元,短短兩年驢皮漲價150%已經很驚人,但如果回看15年前,每張驢皮二十多元的價格,漲幅更加驚人。
而這背后,則是國內毛驢存欄量和出欄量的逐年減少的困局。東阿阿膠總裁秦玉峰就坦言,15年來,阿膠在滋補市場越來越火熱,但毛驢卻越來越少,是造成驢皮價格瘋漲的一大原因。
據其介紹,目前,我國驢產業正經歷深刻變革,隨著驢的役用性能逐漸被現代農機所取代,驢的存欄量也在不斷減少,根據有關部門數據統計,我國驢的存欄總量已由1954年的1270萬頭降至2013年的603萬頭,減少了約52 .5%,且仍在以每年3%~5%速度下降。這跟日益增長的阿膠藥用需求量產生了矛盾。
而在中國中藥協會會長房書亭看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養生保健意識大幅提高,加之中醫藥行業逐年累積的認可度,也在客觀上造成了市場需求不斷上漲。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阿膠生產企業達數百家,僅山東省省內便有20 0多家。“行業規模的急劇擴張,一方面為生產企業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則不可避免地導致了驢皮原料短缺等多種問題。”
呼喚以阿膠為主導的“全產業鏈”
原料的上漲已經在倒逼生產企業。南都記者從金康大藥房、廣東老百姓大藥房等處獲悉,除了東阿,其他二線阿膠品牌的進貨價也在漲。而作為零售終端的藥店,為了吸引老客戶,普遍還在維持提價前的零售價。
“從我們金康的情況來看,今年廣州雖然是暖冬,但阿膠整體預計還是會有30%~40%的增長。這與老百姓對阿膠文化的認同,以及療效相關。但多個品牌一起漲價對我們零售藥店壓力還是蠻大的。”廣東金康大藥房總經理鄭浩濤如是說。
采訪中,有醫藥行業分析人士對中國驢業發展大會寄予了厚望,在其看來,如何進一步鞏固驢養殖基地建設,發展驢產業合作經濟,進而解決驢皮資源困局,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而中國驢業發展大會是第一次將驢商品化、將驢業作為一個產業召開的大會,有利于形成驢業為原點、以阿膠行業為主導的“全產業鏈”。
鏈接
未來阿膠市場有多大?
“目前中國阿膠產業的總體規模在200億元以上,未來隨著國家二胎政策的放開以及大眾保健意識的增加,阿膠產業超過千億元規模可期。隨著整個阿膠產業的發展壯大,圍繞阿膠產業鏈的上下游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也只有整個阿膠產業鏈的繁榮,阿膠產業才能夠走得更遠。”秦玉峰如是說。
而來自中國畜牧業協會驢業分會的公開資料顯示,為構建“全產業鏈”,東阿阿膠總裁秦玉峰已出任協會的第一屆理事長。下一步,驢業協會將推動“以第二產業反哺第一產業的毛驢養殖業、以深度開發促進養殖增值”的發展模式,從而構建毛驢產業的生態系統,帶動阿膠全產業鏈協同發展。
另據南都記者了解,作為“兩會”的重要成果,全國26家企業和科研單位發起成立的“國家驢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即將開展全球首個“毛驢全基因測序”研究,未來每一張驢皮原料、每一份阿膠都將有一張“基因身份證”
采寫:南都記者馬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