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新年還有一個多月時間,理財市場跨年之戰已悄然打響。昨日,商報記者調查發現,不少銀行已推出收益較高的跨年理財產品,不過,預期收益率6%以上的產品難覓蹤影。
距新年還有一個多月時間,理財市場跨年之戰已悄然打響。昨日,商報記者調查發現,不少銀行已推出收益較高的跨年理財產品,不過,預期收益率6%以上的產品難覓蹤影。
“年底和年初都是銀行營銷重點時段,也是爭奪客戶的重要時間節點,因此,銀行會推出比平時稍微好一些的產品。但預期收益也就在4.5%~5%之間,無法跟去年相比。”市內一國有銀行個金部人士介紹,去年同期,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在5.25%左右,6%以上預期收益產品更扎堆出現。
不過,盡管央行屢次降息降準,但互聯網網貸平臺理財收益率卻仍穩起不動。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共信贏理財產品投贏寶分1個月、3個月、6個月、12個月期限不等,年預期收益率在10.8%~18%之間。近幾個月成交量直線上升,累計成交金額已突破40億元。共信贏人士分析,這是因為市場流動性持續寬松,銀行理財產品和以余額寶為首的貨幣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大幅下降,股票市場持續震蕩,而互聯網網貸平臺在收益率方面優勢明顯,進一步吸引了更多的投資人進場。
市內商業銀行理財師建議,降息通道下,投資中長期產品可鎖定較高收益率。而偏好互聯網理財的投資者,不能一味只看高收益率,應把資金安全和平臺運行穩健度考察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