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移動生態頻爆發重大事件,行業格局、座次生變,亂世出英雄,美團或迎來最好發展契機。美團的目標是BATM(百度、阿里、騰訊、美團),模板是京東(商城+金融+海外)。所以支付是完成目標的必經路徑!
近日移動生態頻爆發重大事件,行業格局、座次生變,亂世出英雄,美團或迎來最好發展契機。美團的目標是BATM(百度、阿里、騰訊、美團),模板是京東(商城+金融+海外)。所以支付是完成目標的必經路徑!
事件頻發格局生變
翻開史料,2011年8月13日,美團宣布已完成B輪數千萬美元融資,此輪融資總額5000萬美元,投資者為阿里巴巴、北極光、華登國際,紅杉資本再次跟投。
但是時過境遷。
2015年11月23日《華爾街日報》援引消息人士稱,阿里巴巴正考慮出售所持美團點評的股份,意在發展自主O2O平臺。具體策略為投資美團競品餓了么,60億重啟口碑網:據業界消息,阿里巴巴將投資15億美金持有餓了么30%的股份。交易完成后,阿里巴巴將成為餓了么第一大股東,餓了么估值達到49億。
據7月30日,易觀智庫發布《中國互聯網餐飲外賣市場2015上半年專題研究報告》顯示,2015上半年中國互聯網餐飲外賣市場訂單規模呈現高速增長,成交額超過120億。在市場份額方面,美團外賣、餓了么、百度外賣占據前三位置,美團外賣的市場份額為41.24%、餓了么為38.75%、百度外賣為7.95%。
另一方面阿里巴巴聯合螞蟻金服持60億重資,重啟“口碑網”,此舉被外界視為阿里巴巴尋求O2O突破的最重要一步。在將淘點點等原有阿里系O2O業務板塊劃歸到支付寶后。
美團與阿里巴巴從相愛到相殺,本質上是和阿里投資邏輯的矛盾
從投資對象與投資金額看,阿里的投資與收購行為主要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 2013年中旬之前,主要是VC的思維主導下的長期少數股權投資,投資與收購的公司包括:新浪微博、陌陌、美團網、丁丁網、口碑網、墨跡天氣和快的打車等,這些投資重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布局,但與阿里的協同效應并不明顯。
第二個階段:戰略投資思維針對傳統成熟的服務業公司進行投資控股天弘基金,投資中信21世紀、文化中國、華數傳媒和銀泰商業等。以2014年上半年為例,多數投資行為屬于第二階段的投資。
馬云曾將阿里的未來業務概括為平臺、金融和數據。依靠電子商務起家的阿里,希望在淘寶和天貓銷售的實物商品之外,增加市場規模巨大的金融服務、本地生活服務以及像數字音樂這樣的數字產品。
阿里的投資方向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和阿里現有業務做比較強的整合,相對來說,這部分阿里會采取控股的方式(多數股權、全資);另一部分,在眾多的投資里,采取少數股權投資。隨著一個經濟體不斷地成長,其實非物質和非物流的一些東西,實際上在國民經濟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包括一些其他新的領域,比如說本地生活服務類,文化產業,包括電影、娛樂、數字的一些東西,在這里面,阿里巴巴也會順應整個經濟發展的形勢,在更多新的領域進行更多的一些投入和投資。
阿里的投資戰略基本圍繞電子商務生態體系布局為基礎及核心優勢,進而重點布局移動互聯網產業,尤其是O2O以及移動社交為重點,縮小阿里與百度,特別是騰訊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差距,進而圍繞用戶在教育文化創意產業,醫療服務等不可或缺的生存需求及更高的精神生活需求打造綜合性的服務業平臺,最終建立強大的且用戶高度依賴的商業生態系統。
換言之,隨著移動互聯網大環境的演進,O2O在阿里巴巴“非核”到“重點”的權重漸強進程,按以上邏輯阿里巴巴控股美團已成必然,而這一訴求與王興領導渴望獨立發展的美團背道而馳。由此不難理解,阿里巴巴投“餓”重啟“口碑”而棄“美團”演變路徑。
做支付?需得騰訊授意
據騰訊2015Q3財報:騰訊的核心策略于堅決執行“連接”策略,一方面以豐富的 O2O 用戶體驗培育健康的移動生態系統,一方面加強與戰略伙伴之間的關系,在多個平臺上把自有的及合作伙伴的產品和服務帶給中國的消費者。
本季度的主要舉措包括:
- 以高頻交易的 O2O 服務等來豐富支付場景,推動支付服務微信支付和 QQ 錢包的使用;
- 以發現、選擇、支付、分享對 O2O 服務的反饋等用戶行為的無縫銜接,優化我們平臺上 O2O 用戶體驗; - 以提升效果廣告服務來推動移動側流量商業化的進展;
- 調整智能手機游戲策略,推動收入增長;
- 聯合各界合作伙伴發起首個“9·9 公益日”,利用我們的平臺和支付服務在 9 月 9 日前后,讓互聯網用戶方便地通過網絡對一系列慈善項目進行募捐。
推廣移動支付仍是當下騰訊最重要的核心戰略。美團做支付需得騰訊授意!
此前美團和點評合并,有可靠消息對外稱雙方是5:5換股,但后來另外的消息表示,這只是在管理層持股范圍內,也即合并對點評的管理層實行了溢價,作為其之后退出的條件。其他股份仍按照7:4換股。而騰訊在點評持股比例為20%,所以騰訊在新美大公司的持股比例大致為11%。而新一輪融資,騰訊出資10億美元,占股超過5%,這樣騰訊在新美大的占股比例近于20%。比照京東,當時騰訊入股時,獲得京東約15%的股份。另外京東IPO時,騰訊又以招股價認購了京東5%股份。這樣來看,新美大和京東大致擁有同等地位。
依據騰訊“連接器”的投資策略與京東金融的先例,美團開展自有業態的支付業務或已得騰訊授意。但何時獲得微信朋友圈入口,和支付業務開展的時間節點是核心和關鍵。
京東金融是模板
進入支付領域,產品和技術按美團如今的規模已不是門檻!從實現路徑上京東金融或可為模板。這方面如今同屬騰訊系的王興和劉強東必有一次深談。京東金融采取了曲線入市的策略。“央行發了197家企業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再想獲牌相對困難。”京東收購網銀在線,京東商城曲線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開始布局自己獨立的支付體系。不過,對于支付平臺而言,模式的正規、系統的安全、運營過程中對客戶信息安全的保證都是至關重要的。規則的正確、技術的規范是保證風險可控的前提。獲得支付入場券,對于京東和美團這樣體量的平臺獲益良多。
“第三方支付主要提供的是提供網上交易服務、資金流轉服務的方式,現在通常的網上支付是充值卡,向下延伸會有虛擬物品的交易。如果像美團這樣的平臺有自己的支付平臺,首先的益處是減少了利益分成的開支。如果沒有牌照,利益分成肯定是要支出的,美團之前是要給支付寶進行利益分成的。收購具備牌照的標的企業,直接取得牌照,可能收益更大。尤其以后如果再上市的話,這個支付平臺對其產業鏈的完善將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如果美團平臺發展的足夠大、業務量足夠大,沉淀下來的資金量還是相當巨大的。
美團做支付是大勢所趨!然而實現路徑雖有模板可考,但當下的環境更為復雜,王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