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十年的高速發展之后,中國房地產行業已處于由高速增長向平穩發展的過渡階段。全國各地樓市都火爆、所有產品都熱銷、所有房企都賺錢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時下,盡管樓市政策日漸寬松,但中小房企卻在逐漸逃離房地產業。
在經歷了十年的高速發展之后,中國房地產行業已處于由高速增長向平穩發展的過渡階段。全國各地樓市都火爆、所有產品都熱銷、所有房企都賺錢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時下,盡管樓市政策日漸寬松,但中小房企卻在逐漸逃離房地產業。
據媒體統計顯示,截至目前,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和北京產權交易所的待售房企股權達到34宗,總權益金額已超過100億元。其中,北交所受讓項目19宗,待售總額46.47億元;上交所受讓項目15宗,待售總額高達60.34億元。
例如,11月12日,廣東惠州8家房地產公司同時掛牌至北京產權交易所,希望出售全部股權,值得一提的是,該標的總額約為12.59億元的8家房企轉讓方同為中信惠州控股有限公司。
“這是目前樓市的一個基本趨勢。”中原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大偉分析稱,目前,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也在不斷走低。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自去年1月份以來,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已經連續22個月下滑,目前已經連續8個月徘徊在個位數。
分析稱,未來對房地產行業來說,可選擇進入的城市和空間已經越來越少。當大型開發商都把資金集中到少數一、二線大城市爭奪的時候,地價也必然水漲船高,而這也進一步擠壓了中小型房企的發展空間。張大偉稱,目前中小型房企項目大多是在三、四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然而在這些地方,行業利潤率不斷降低,同時還面臨高庫存壓力,中小房企的生存空間十分有限。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樓市進入下半場,樓市的深度調整將導致更多的中小房企退出房地產或被收購。在這個過程中,整個房地產行業的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在中小房企退出、被并購的同時,包括萬科、恒大等龍頭房企的規模將進一步擴大。最新數據顯示:前10個月萬科累計實現銷售面積1627.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1.89%;銷售金額2041.2億元,同比增長19.27%。恒大前10個月已實現銷售1545.3億元,同比增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