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P2P監管框架構建,P2P平臺都積極尋求銀行資金存管。趁著這一大勢,越來越多的商業銀行開始爭食資金存管業務,并有意借機進入互聯網金融行業。
昨日,招商銀行宣布與P2P平臺拍拍貸達成資金存管合作,正式涉足P2P資金存管業務領域。事實上,不久前,北京銀行、華興銀行也與P2P平臺簽訂了資金存管協議。據北京商報記者粗略統計,目前已有包括中信銀行、浦發銀行、浙商銀行等近20家商業銀行涉足P2P存管業務。
對于商業銀行介入P2P資金存管業務,招商銀行上海分行副行長崔家鯤表示,互聯網金融的優勢在于通過跨界整合實現金融與客戶行為的深度融合。對于招商銀行來說,這也是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主動尋求的合作。據悉,未來雙方還將在本外幣現金管理、風險備付金存放、公司理財及避險服務等財富管理服務方面展開全方位、多層次的合作。
P2P銀行存管業務看似一片火熱,但P2P平臺與銀行也面臨著難以磨合的窘境。對于以激進打天下的P2P平臺和以傳統謹慎著稱的銀行,雙方在經營理念上存在著諸多分歧。浙商銀行網絡金融負責人忻鋒靈表示,對于P2P平臺來講,與銀行存管不僅影響客戶體驗,而且銀行控制過嚴也會造成平臺交易量下降。此外,P2P平臺初期和銀行的系統對接也比較困難,存管費率也是P2P平臺考慮的問題。從銀行方面來講,P2P平臺的負面消息也會對銀行的聲譽帶來影響,因此各家銀行都很謹慎。
拉拉財富運營總監班良建表示,這個行當最大風險就是從業者道德風險,通過資金存管的方式,作為P2P機構不能把客戶的錢拿走,最大程度保護了投資人的利益,未來隨著技術的發展,托管也可以逐步實現。另外,銀行資金存管業務對于企業選拔的條件嚴苛,一方面,銀行對合作平臺的資質有一定要求,另一方面,存管系統的開發與技術對接也需要時間。
目前,P2P行業常見的是平臺和第三方支付機構合作托管,或再由第三方支付機構在銀行開設賬戶這兩種模式。忻鋒靈表示,浙商銀行的聯合存管是虛擬賬戶體系,銀行也有一套復制的賬戶體系。聯合存管的模式,因為有第三方作為通道,對接成本較小,也受到一些商業銀行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