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改革堅定信心:絕非創業板預備板】改革方案的最大意義是再度從頂層設計的角度明確了對新三板的市場預期,堅定投資者及企業信心,打消了投資者對于新三板市場只是作為創業板預備板的擔憂,也將堅定券商和投資者投資新三板的信心。監管在市場進入新常態后對創新推動重回正軌。
改革方案的最大意義是再度從頂層設計的角度明確了對新三板的市場預期,堅定投資者及企業信心,打消了投資者對于新三板市場只是作為創業板預備板的擔憂,也將堅定券商和投資者投資新三板的信心。監管在市場進入新常態后對創新推動重回正軌。
全國股轉系統11月24日發布掛牌公司分層方案在內的十大舉措征求意見稿,起步階段將掛牌公司劃分為創新層和基礎層,針對創新層設置三套并行的準入標準和維持標準,創新層公司優先進行制度創新的試點。
新三板飛速發展,但仍處于探索創新中的初期階段。特別是今年新三板行情跌宕起伏甚于A股,市場預期處于交織混亂狀態,在新三板成立滿兩年之時,新三板分層改革方案出爐。
筆者認為,改革方案的最大意義是再度從頂層設計的角度明確了對新三板的市場預期,堅定投資者及企業信心。意見明確了新三板市場定位以及在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獨立市場地位,打消了投資者對于新三板市場只是作為創業板預備板的擔憂,也將堅定券商和投資者投資新三板的信心。監管在市場進入新常態后對創新推動重回正軌,行業業績改善和新業務價值預期逐步兌現。監管呵護之心明顯,政策刺激將是未來一段時間的主要投資邏輯。
雖然意見稿提出轉板試點,但現在來看成行的公司依然是少數。不過,目前來看,不少優質的新三板公司依然將目光放在轉板上。
新三板最初設計的對標市場是納斯達克市場,納斯達克推行的是內部不同板塊之間的轉板。其實,過多的優質公司分流出去不利于新三板作為場內市場的健康發展。新三板具有靈活的融資制度和市場化基因,而且在新三板制度不斷健全之下,掛牌公司足以獲得不下于A股市場相同的融資環境,轉板的吸引力也會隨之降低。新三板未來可能類似美國納斯達克市場一樣成為新興企業聚集的資本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新三板分層改革制度也是一個新嘗試。新三板短期已經確定分為基礎和創新層的分層試點。創新層在基礎層之上,設立了三套并存的準入機制,特別是摒棄了上市規則中最為重要的盈利和收入要求,其實對于上市制度已經有了突破性的改革。從引導投資角度看,分層會導致資源聚集于頂層公司,分層是要降低投資者的信息收集成本。根據方案,創新層公司將享受到諸多融資上的便利。如創新層將建立一次審批、分期實施的儲架發行制度,以及股東大會一次審議、董事會分期實施的授權發行機制。
筆者認為,針對掛牌公司差異化特征和多元化需求,在市場內部進行分層,其實是提高管理者的風險管理和差異化服務能力。分層后,創新層的企業會更多吸引投資者目光,只要有良好的成長性和發展預期,就會有好的流動性。未來資源肯定會向著滿足創新層標準的五六百家掛牌公司集中。這對投資機構而言就是海量的投資機會。可以預計,未來公募基金、社保基金入場后,將更青睞創新層標的。而目前,市場對于已經達到創新層標準的公司給予了比較積極的定價。
最后,筆者認為,在十三五期間,各種改革不斷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有望從倒金字塔轉向正金字塔。作為“塔基”的新三板市場在改革后,市場包容性會更好,大量的新興產業企業和中小型企業的融資需求將在新三板得到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