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達礦業轉型貴金屬交易失敗 擬收購標的曾遭點名批評】轉型心切的宏達礦業(600532.SH)耗時近三個月的重組最終以失敗告終。公司11月24日晚間公告稱,公司與交易對方在標的資產交易價格等方面存在重要分歧,導致不能在承諾的停牌時間內完成預案的披露工作。因此公司決定終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
轉型心切的宏達礦業(600532.SH)耗時近三個月的重組最終以失敗告終。公司11月24日晚間公告稱,公司與交易對方在標的資產交易價格等方面存在重要分歧,導致不能在承諾的停牌時間內完成預案的披露工作。因此公司決定終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
宏達礦業前身是農藥股華陽科技,宏達礦業通過資產置換以及購買其定增股份的方式借殼華陽科技,于2012年底完成重大資產重組成功上市,變身鐵礦石企業。但近年來,鋼鐵行業的持續萎靡,讓宏達礦業的業績承壓。
尤其是今年以來,“瘋狂的石頭”從高處滾落,國內鐵礦石行業受到嚴重沖擊。三季報顯示,宏達礦業今年前3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78億元,同比下降29.71%;凈利潤僅實現717.16萬元,同比下降達到93.87%。宏達礦業表示,年內鐵礦石價格大幅下跌致使鐵精粉毛利率下降明顯,公司盈利空間急劇收縮。
短期內,鋼鐵行業仍難有復蘇跡象,宏達礦業已經難以為繼,尋找其他業績支撐成為公司的當務之急。公告顯示,本次重組的標的資產為江蘇大圓銀泰商品合約交易市場有限公司(下稱大圓銀泰)100%股權。大圓銀泰成立于2011年12月,注冊資本1億元,曾是華東地區最大的貴金屬交易場所。
近年來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亂象頻發,泛亞事件后,監管層對于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的整頓力度前所未有。
“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曾發布“3號文”指出涉及交易所的投訴舉報明顯增多,由2014年的月均26件增加到月均36件,增幅近40%。并點名指出信訪投訴主要對象為天津貴金屬交易所、江蘇大圓銀泰貴金屬現貨電子交易市場、浙江新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遼寧東北亞貴金屬交易所、北京大宗商品交易所、北京石油交易所、深圳石油化工交易所等七家交易所。
“交易場所及會員機構、代理商開展違規交易”、“欺騙誤導消費者”、“操縱市場”是投資者反映的主要問題。
“從2014年現場檢查和2015年信訪投訴情況看,地方交易場所開展的貴金屬交易、石油交易違規普遍并且嚴重,既無益于實體經濟又滋生重大風險,應該予以重點整治。”在8月25日印發的“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部際聯席會議工作簡報”中出現了有史以來最為嚴厲的措辭,這被認為是整頓風暴開啟的重要信號。
清理整頓風暴來臨后,包括北京石油交易所、深圳石油化工交易所、天津貴金屬交易所在內的多家龍頭交易所紛紛停止交易品種并表示轉型。
上市公司收購大宗商品電子交易所早有先例,但難言成功。2013年10月1日,大智慧(601519.SH)宣布以7000萬元收購民泰(天津)貴金屬經營有限公司70%股權,但在僅8個月之后,大智慧即宣告“拋棄”對方,以3.9億元將持有民泰貴金屬70%股權轉讓給自然人黃順寧。
大智慧此舉顯然是“金蟬脫殼”,急于擺脫旗下民泰貴金屬與投資者糾紛的干系。去年6月,多位投資者投訴民泰貴金屬利用投資者對大智慧品牌的信任,誘導投資者加入民泰現貨白銀交易并導致投資者出現大額虧損。
雖然民泰貴金屬受到頗多爭議,但對于2011年上市后便連續兩年凈利潤下滑的大智慧來說,民泰貴金屬無疑成了保業績的“搖錢樹”。2013年大智慧最終扭虧為盈,并且2014年每一季度的凈利潤同比增長率均過百。
對于本次終止重組,宏達礦業于11月25日召開了投資者說明會。對于重組失敗的影響,公司表示不會對目前經營造成不利影響。公司將確保主業穩健經營,謀求新的盈利增長點,暫時沒有減產計劃以抵御經營虧損風險。
界面新聞記者就相關問題聯系宏達礦業,但截至發稿仍無法獲得公司置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