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世華智業和商界傳媒集團聯合主辦的首屆“全球企業家生態論壇”于2015年11月25日-27日在北京召開。全國人大代表、國家督學羅崇敏先生做了主題為《社會企業家互聯生態》的演講。以下為演講實錄。
由世華智業和商界傳媒集團聯合主辦的首屆“全球企業家生態論壇”于2015年11月25日-27日在北京召開。全國人大代表、國家督學羅崇敏先生做了主題為《社會企業家互聯生態》的演講。以下為演講實錄。
羅崇敏:各位上午好!在感恩節這一天,我們能夠相聚真好,今天我是帶著對企業的敬畏之心、感恩之情,帶著對企業家的崇敬之心、謙卑之心來與大家進行交流的。我要跟大家交流的是“需要”,我們大家就是因為“需要”而存在的,需要是每個人存在的動力,需要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我們都因為需要而存在,只要上天留我們在人間,就證明人們需要我們做的事情還沒有做完。
我們企業家應該不斷地捫心自問“我需要什么?”“我們需要什么?”“消費者需要什么?”“社會需要什么?”“國家需要什么?”,不僅要適應現在的需要,還應該去引領未來的需要,這樣我們才有可能在激情、理性和意志力的推動下去創新和發展我們的企業,不斷實現自我的需要。
共生社會需要社會企業,人類社會活動的本質無非就是以人為主體,將資源轉化為財富,實現人的自由發展的過程。也就是說,在座的各位企業家,你們承載的使命就是將自然資源、人文資源、人力資源轉化為物質財富、文化財富、精神財富,使人實現自由、全面發展,最終來推動我們人類文明進步的過程。
我在研究人類社會形態的時候,提出來人類社會要建立六種形態,就是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社會、人本社會、共生社會,我再研究的時候沒有加“主義”兩個字,整個人類社會處在資本社會的中期,資本社會的特點就在于以資本為靈魂、以資本為目標、以資本為價值評判的標準,整個人類就處于那么一個階段,當然發達國家處在資本社會向人本社會過渡的時期,人本社會的特點就是以人為根本、以人為目的,追求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追求社會的公平、正義。
共生社會是什么形態?它追求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民族與人類、地球與宇宙的共同生存和發展的社會,盡管這樣的社會離我們很遙遠,但是企業家們實際上就在努力去追求這樣的共生社會。
各位企業家們,人類最邪惡的思想是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相對立,人類的發明是階級斗爭,通過階級斗爭來制造兩個對立的階級,用武力的手段剝奪,不但剝奪你的財產,還要剝奪你的生命,這就是人類最細心的發明。各位,如果你們處于那個時代的話,你們今天就不是你們,因為你們的財產乃至生命都將被剝奪。
我們黨現在通過改革開放,使我們國家逐步的走向復興之路,這是對我們黨自我反省的基礎上來進行偉大變革的成果。社會企業是人類發展的產物,又是引領社會走向共生的先行者,所以你們實際上都是社會企業,用商業的運營模式去實現服務社會和改變社會的目的,它體現資本價值又實現社會價值,你們的經營理念存在著企業契約精神,更有社會需要的愛心和責任。從廣義上講,各位企業家、朋友們你們都是社會企業家,辦的都是社會企業。
沒有社會需要的企業就不能生存,不肩負社會責任的企業就不能發展。商業企業、社會企業不是對立的,是統一的,它統一在我們努力去提供市場和社會的需要。比爾蓋茨實現了統一的目標,他不僅實現了企業利潤的最大化,還實現了慈善的最優化,他將資本價值與社會價值統一在他的企業里面,統一在比爾蓋茨這一位偉大的企業家身上。
剛才我講了共生社會與社會企業的關系,我們就應該去努力發展共生企業,中國的傳統文化基因里面有一種理念是權謀文化,大家讀過的《三國演義》、《紅樓夢》里面都是講權謀思想,權謀思想最可怕的是一種訛詐,是一種欺騙,想辦法把別人搞死,把自己搞活,想辦法把別人包包掏空,自己的包包鼓滿;想辦法把別人打垮,自己生存。這樣的一種權謀思想背離社會共生的發展趨勢,背離共生企業,特別是背離互聯網時代與智能時代的需要。正因為這樣,我們要去努力發展共生企業,共生企業是以市場和社會利益相聯系的共生單元,是企業職工利益相一致的事業共生體。
社會共生企業有三個基本的要素,第一,共生單元;第二,共生模式;第三,共生環境。剛才我聽了好幾位企業家的演講,實際上他們都在講環境,講模式,講單元,共生單元包括企業內部物力、財力。
共生企業的構建要努力實現企業內部各要素共生體,企業與市場的共生體;企業與社會的共生體;企業與企業的共生體;企業與政府的共生體;企業與家族的共生體;企業與自然環境的共生體,形成企業多元一體的有機共生圈,任何一個企業一旦走出共生圈,就會失去相關利益的需要,必然就會失去自己的存在,所以現代企業,特別是互聯網智能時代的企業一定要有共生價值觀、要有共生的理念。他賺錢,我賺錢,彼此欣賞、相互成就。
社會企業需要互聯共生,互聯網是人類最偉大的技術發明,但是不要害怕互聯網,互聯網兩個字就是“連接”與“聯系”,把歷史和現實聯系在一起,把企業、社會、政府、消費者聯系在一起。經常講互聯網思維,我是不同意的,互聯網不會思維,互聯網是人類思維的結果,互聯網是人發明的技術,互聯網是技術手段,我們利用這樣的技術手段建構我們的價值觀,實現我們的利益最大化,去服務社會。正因為這樣,我們通過互聯網來構建民主、自由、開放、共創、共享、去中心化的企業共生價值,來構建企業共生圈,創造社會企業發展的生態環境。
中國有一個馬云玩電商,夠了!中國有幾十個像王健林一樣的房產大佬,夠了!我們現在需要的是千千萬萬個實體企業,我們需要的是千千萬萬個實體商鋪,我們需要的是千千萬萬制造企業家,我們需要的是千千萬萬個飲食各個方面的企業家,所以大家不要擔心,你用好互聯網手段就行了。特別是社會企業,我們要用互聯網來改變社會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管理方式,用互聯網最快捷的方法來發現我們的社會問題,來努力解決社會問題,肩負社會責任。
企業家需要實現自我才有更大的價值,企業家既是企業靈魂,又是社會的精英,你們既有資本精神,又有社會責任,你們依法賺錢、讓社會能夠用錢。現在資本主義有資本精神,我們社會主義沒有社會責任,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去反思,我們既要依法賺錢,又要社會用錢,社會企業家應使企業利潤最大化,促進企業的發展為責任,又以服務社會、改變社會為使命。社會企業家就業創業的初始階段,你們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基本生活需要,而基本的生活需要滿足以后,實現自我,將成為企業家的更高需要。實現什么樣的自我,各位企業家朋友,是要實現創造資本價值的自我、實現創造社會價值的自我乃至實現小我到大我。
如果有人問我,中國有追求實現自我的企業家嗎?我會堅定地回答有,如果問我他們在哪里?他們在民營企業中,他們走在路上,他們走在引領企業發展的路上,行走在引領社會文明進步的路上,行走在路上的企業家表現在他們的靈魂走在路上,靈魂走在路上的企業家有事業信仰、生活信仰、人生信仰。企業家朋友們,我們經常說到信仰,信仰包括政治信仰、宗教信仰、生活信仰,我們建構自己的生活信仰、政治信仰、宗教信仰,都是在生活信仰基礎上的,我們可以沒有政治信仰,但是我們一定要走在信仰的路上。
作為企業家,你們所需要的能力就是領導能力,這其中包含了創新能力、管理能力、學習能力和引領能力。在危機中抓機遇,在逆境中尋找順境,你們走在幸福的路上,不但追求物質財富的積累,不但追求生命價值的永恒,不但追求資本價值,更要追求社會價值,不但追求財富的傳承,更要追求價傳承。
時尚總是要向經典致敬的,你們對傳統要有敬畏之心,特別是做企業,你們要有傳承的責任,中國的企業壽命很短,就是因為沒有對傳統產生敬畏之心,只講時尚,不講經典,實現自我的企業家,要做身體力行的教育家。
現在有好多爭做紅頂商人、爭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位只要你們盡到了社會責任,這些帽子都會給你們的,你們不要刻意的去追求做紅頂商人,爭來的紅頂商人最后都是沒有好下場。
教育的意義是生存和生活,引領人類文明社會進步的社會過程,企業家是一本很好的勵志教科書,歷史不會記錄每個企業家來過這個時代,但是你們要證明你們來過這個世界。正因為這樣,我們要進行三生教育,要把三生教育傳承給你們的職工、家族,三生教育就是生命、生活與生存教育,通過生命教育使我們認知生命、保護生命、安全生命、健康生命、敬畏生命,有了生命什么都可以創造。
通過生存教育使我們知道什么是生存,從而適應生存、挑戰生存,提高生存的能力和智慧;通過生活教育,使我們知道什么是生活,怎么來追求生活、熱愛生活、奮斗生活,培養生活的信仰,實現人生的幸福。三生教育不光是對自己、對員工、對家族都應該進行,總之三生教育使我們認知生命的價值、培養生活的信仰。
企業家朋友們,共生社會需要社會企業,社會企業需要互聯共生,企業家需要實現自我,實現自我需要的三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