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網站公告顯示,本周三首批境外央行類機構在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完成備案,正式進入中國銀行間外匯市場。
央行網站公告顯示,本周三首批境外央行類機構在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完成備案,正式進入中國銀行間外匯市場。
首批境外央行類機構包括:香港金融管理局、澳大利亞儲備銀行、匈牙利國家銀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國際開發協會、世界銀行信托基金和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涵蓋了境外央行(貨幣當局)和其他官方儲備管理機構、國際金融組織、主權財富基金三種機構類別。
央行稱,以上機構各自選擇了直接成為銀行間外匯市場境外會員、由銀行間外匯市場會員代理和由中國人民銀行代理中的一種或多種交易方式,并選擇即期、遠期、掉期、貨幣掉期和期權中的一個或多個品種進行人民幣外匯交易。
專家表示,擴大外匯市場參與主體至境外央行類機構,是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和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步驟,預計將提升跨境外匯交易、遠期、期權交易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