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發: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戰略 三主線掘金軍工股】廣發證券看好軍隊改革對行業帶來的積極變化,推薦三條投資主線。
11月24-26日,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在京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布重要講話。習主席強調,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是強軍興軍的必由之路。此次軍改將包括幾個方面內容:(1)軍政和軍令的分離,形成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格局;(2)軍隊反腐常態化;(3)推進以效能為核心的軍事管理革命;(4)講話中提到改革總體方案確定的時間表。
對此,廣發證券軍工團隊認為,軍隊改革對軍工行業的影響在于:面向發展新型作戰力量的需求,預計未來將進一步加大對國防科技創新的投入力度。在軍民融合方面,預計也將會有更多的政策支持;軍隊編制調整、建立聯合作戰指揮體系將實現各軍兵種均衡發展、將提高軍隊現代化水平,將為海、空裝備的快速發展帶來機遇,將進一步增加對信息化裝備需求。
廣發證券看好軍隊改革對行業帶來的積極變化,推薦三條投資主線:(1)信息化裝備及海空裝備類公司,例如中直股份、風帆股份、四川九洲、航天發展等公司;(2)國防工業改革方面,建議關注改革空間較大的兵器、電科、航天系公司及地方國企,例如國睿科技、航天發展、烽火電子等公司;(3)軍民融合、民參軍類公司,例如銀河電子、全信股份等公司。(廣發軍工真怡、趙炳楠)
研報全文:
一、改革強軍之路全面開啟,具體方案落地可期
本輪國防和軍隊改革最早在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其中,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了我國國防軍隊建設的階段性目標,提出要“積極穩妥進行國防和軍隊改革,推動中國特色軍事變革深入發展”。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報告對“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提出具體要求,為現階段國防和軍隊的發展指明了方向。2015年9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抗戰勝利70周年大會宣布裁軍30萬,標志著新一輪軍改正式開啟。
11月24日至26日,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在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
此次會議,習近平強調要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戰略,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要求軍委要把當前的工作指導重心放在改革上,各級要把當前的工作主線放在改革上,各項工作都要圍繞改革來謀劃、部署、推進。提出根據改革總體方案確定的時間表,2020年前要在領導管理體制、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改革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在優化規模結構、完善政策制度、推動軍民融合發展等方面改革上取得重要成果,努力構建能夠打贏信息化戰爭、有效履行使命任務的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全軍要以高度的歷史自覺和強烈的使命擔當,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堅決打贏改革這場攻堅戰,努力交出讓黨和人民滿意的答卷。可以說,國家已從最高層面下達了最強的軍改動員令,我們預計,后續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步伐將有望加速,各項具體的改革方案將會逐一落地。同時,我們認為,軍隊改革將是一個自上而下的過程,有望成為全面推動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最強催化劑,國防工業體制改革和軍民融合的進程有望隨之提速。
二、軍隊改革以強軍為根本目標,力度空前(一)信息化戰爭對軍隊提出新要求,改革是軍隊發展驅動力強軍是本次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最根本目標。習近平指出,人民軍隊發展史,是一部改革創新史。在黨的領導下,我軍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勝利走向勝利,一路走來,改革創新步伐從來沒有停止過。現在,我國進入由大向強發展的關鍵階段,國防和軍隊建設處在新的歷史起點,為了應對國際形勢深刻復雜變化,貫徹落實強軍目標和軍事戰略方針,構建能夠打贏信息化戰爭、有效履行使命任務的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要求我們必須以更大的智慧和勇氣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人類歷史上,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曾帶來多次重大軍事變革:第一次是火藥和火器的應用;第二次是蒸汽機和電力技術的應用;當前,人類正在經歷以信息化技術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軍事革命。
以信息化技術為代表的新軍事變革對軍隊發展提出新要求。美國通過一系列軍事改革走在時代最前列,在國防和軍隊建設方面主動適應信息化戰爭需求,信息化作戰能力全球領先。90年代初的海灣戰爭中,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通過空天立體化偵察,實時獲取戰場信息,通過遠程精確制導武器實施精確打擊,并首次在戰場利用無人機實施攻擊,戰爭結果充分展示了信息化作戰的威力和特點。在科索沃、伊拉克、阿富汗等戰爭中,信息化戰爭的特征更加突出,信息化技術已成為戰爭力量的倍增器,成為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目前,世界各軍事強國都已緊隨美國,面向信息化戰爭新需求,邁開了軍事改革的步伐。
(二)軍隊改革涉及范圍廣,力度空前
此次,習近平重要講話進一步明確了十八屆三中全會報告中關于國防軍隊改革的要求,對后續具體改革方案的制定更具指導意義,改革涉及的范圍之廣和力度之大也彰顯了國家對于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極度重視。
(1)構建軍政和軍令分離的體制,提升管理和指揮效率。
習近平強調,要推進領導掌握部隊和高效指揮部隊有機統一,形成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格局。對領導管理體制和聯合作戰指揮體制進行一體設計,通過調整軍委總部體制、實行軍委多部門制,組建陸軍領導機構、健全軍兵種領導管理體制,重新調整劃設戰區、組建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健全軍委聯合作戰指揮機構等重大舉措,著力構建軍委——戰區——部隊的作戰指揮體系和軍委——軍種——部隊的領導管理體系。
我們認為,其實質是構建構建軍政和軍令分離的領導管理體制和作戰指揮體制。我們在9月份發布的軍隊改革深度報告中重點對美國和俄羅斯軍政和軍令分離體制進行了分析和提示。美國正是在冷戰時期通過改革的方式實現了軍政和軍令的分離,理順了各統帥機構的職能,增強管理的有效性。當前,美國實行總統和國防部長統一領導下的軍令、軍政雙軌制:軍政系統由總統和國防部長通過軍種部和軍種參謀部統管,軍令系統由總統和國防部長通過參聯會對各聯合作戰司令部乃至作戰部隊實施作戰指揮。
(2)裁剪員額,優化軍兵種規模結構
當前我國軍隊編制的突出問題:一是機構臃腫,機關人員等非戰斗機構人員偏多;二是軍兵種比例不合理,陸軍偏大,海軍、空軍和二炮相對薄弱。減員和優化軍兵種結構就是要走精兵之路,推動我軍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轉變,結合美軍和俄軍改革情況,信息化裝備的大規模列裝增加了對技術密集型軍兵種的需求,這符合多兵種聯合作戰的現代戰爭趨勢。
(3)新型作戰力量的建設
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使作戰力量向多樣化發展,2015年國防白皮書《中國的軍事戰略》中重點提到了太空力量、網絡空間軍事力量和核力量等新型作戰力量。從美軍和俄軍的發展看,信息技術衍生的新型作戰力量正在不斷豐富和壯大。美俄在核、航天和導彈力量方面全球領先:美國的空軍實際上包括了戰略、戰術、航天和特種部隊,在C4ISR、反導系統、無人機等方面引領行業發展;俄羅斯在陸海空三軍種外成立了戰略火箭兵、空天防御兵和空降兵三個獨立兵種。
習近平強調,要著眼于搶占未來軍事競爭戰略制高點,充分發揮創新驅動發展作用,培育戰斗力新的增長點。國防科技發展是具有基礎性、引領性的戰略工程。必須選準突破口,超前布局,加強前瞻性、先導性、探索性的重大技術研究和新概念研究,積極謀取軍事技術競爭優勢,提高創新對戰斗力增長的貢獻率。我們認為,國防工業在新型作戰力量建設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航天技術、網絡技術和核技術仍將是國家重點投入的領域,未來依托于新技術將有望衍生出航天技術和網絡技術將有望衍生出獨立兵種,豐富作戰力量。
(4)軍民融合作為國家戰略,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
習近平強調,要著眼于貫徹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推進跨軍地重大改革任務,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著力解決制約軍民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努力構建統一領導、軍地協調、順暢高效的組織管理體系,國家主導、需求牽引、市場運作相統一的工作運行體系,系統完備、銜接配套、有效激勵的政策制度體系,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
三、軍隊改革帶來裝備需求新變化(1)新軍事變革加速信息化裝備列裝信息化技術是本次軍事改革的根本推動力,軍事改革的推進又加速了對信息化裝備列裝的需求。信息化武器裝備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應用于現代戰爭,已成為一種影響戰爭走勢的決定性力量,信息化武器裝備的加速列裝已成為發展趨勢。國防信息化涉及網絡通信、計算機、電子、導航制導、雷達等多個領域,國內國防信息化類上市公司主要包括:
(2)軍隊改革加速空軍和海軍裝備發展
當前,我國陸軍規模偏大,海軍、空軍規模相對偏小,未來通過軍隊編制改革將加速空軍和海軍的建設,實現陸、海、空三軍的均衡發展。2015年國防白皮書《中國的軍事戰略》中,對海軍和空軍的建設提出新要求:海軍要求近海防御、遠海護衛,提高戰略威懾與反擊、海上機動作戰、海上聯合作戰、綜合防御作戰和綜合保障能力;空軍要求空天一體、攻防兼備,提高戰略預警、空中打擊、防空反導、信息對抗、空降作戰、戰略投送和綜合保障能力。從裝備方面看,我國的海、空裝備相對歐美仍是短板,仍然需要進一步加強,本次軍隊改革加速海軍和空軍建設,為海、空裝備的快速發展帶來機遇。
我們看好國內各類軍用航空裝備供應商的發展前景,我們預計十三五期間將會是更多新型航空裝備批量列裝時期,需求量較大的包括第三代以上戰斗機、預警、偵察、電子戰等多種特種飛機、運輸機、直升機等多類機型將會為各類裝備供應商帶來增長。航空裝備平臺類上市公司有:中航飛機(各類特種機、運輸機等)、中直股份(直升機)、洪都航空(教練機)。航空裝備平臺配套部件的上市公司主要有:航空動力(發動機)、中航電子、中航機電、四川九洲(機載設備)、中航動控(發動機控制系統)等等。
中國的海洋戰略已經非常明確,強軍的目標也已經提出,因此我們認為軍費支出會繼續在海軍裝備方面傾斜。艦船裝備平臺類上市公司有:中國重工、中船防務、風帆股份等。
四、投資建議和重點公司我們看好軍隊改革帶來的積極變化,軍隊的領導管理體制和作戰指揮體制將進一步理順,軍隊編制規模調整將更加適應現代化戰爭需求,有利于提升軍隊戰斗力和軍費的使用效率。我們判斷,軍隊改革已全面開啟,國防工業體制改革和軍民融合的進程也將隨之提速;同時,軍隊改革將帶來裝備需求的變化,信息化裝備、海軍裝備和空軍裝備有望加速發展。在裝備方面,建議關注信息化裝備、海軍裝備和空軍裝備類公司,例如中直股份、中航動力、四川九洲、航天發展、光電股份等。在國防工業改革方面,繼續關注軍工國企改革推進和科研體制改革進度。重點關注改革空間較大的航天體系、中電科體系、兵器體系公司,以及政策上障礙較小的國企整合,重點關注電子科技集團的國睿科技,兵器工業集團的光電股份,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下的南京熊貓,地方國企下的四川九洲、烽火電子等公司。相比需要政策驅動和集團推動的軍工國企整合,較多軍工民企外向并購整合的主動性更強,關注民參軍類公司如銀河電子、全信股份等公司。風險提示
軍隊改革政策出臺具體時間和實際推進進度具有不確定性;武器裝備研制進度和交付進度具有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