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貿區成立一年后,相關金融試點細則逐步落地,但從上海自貿區的情況看,銀行大部分仍以傳統銀行業務為主,自貿區的創新業務尚未真正體現出來?!叭绻麖V東的相關政策能就上海的金融創新政策有進一步的突破和改建,或許值得期待?!鄙鲜鲢y行人士表示,而這主要要看監管部門的態度。
從上海到廣東幾個新擴容地區,自貿區是各家商業銀行搶占的高地。以南沙自貿區為例,目前已經有14家商業銀行入駐。農行自貿區南沙分行行長陳濤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自貿區內商業銀行的競爭并不亞于區外。
據悉,搶奪新注冊客戶、增加包括跨境人民幣結算、雙向資金池在內的跨境業務,成為各家商業銀行對于自貿區分支機構的主要考核指標。不過,有銀行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亦指出,自貿區創新業務的擴展依賴于創新金融政策的不斷落地,目前即便是開業時間較長的上海自貿區區內銀行,自貿區創新業務也并不多。
銀行爭搶自貿區生意
“盡管不少銀行剛進來,但自貿區內商業銀行的競爭已經非常大?!标悵龑δ隙加浾弑硎?,目前上級機構對于自貿區分行的考核,除了傳統的存貸款指標外,還有自貿區分行在人民幣結算、雙幣資金池等跨境人民幣業務方面的開展指標。
新注冊企業成為各家銀行爭搶的對象,為此,部分從企業注冊就開始介入獲客。陳濤對南都記者表示,目前包括農行在內的四大行各營業網點已經可實現企業的工商注冊登記,新設企業工商注冊可直接由上述銀行受理,銀行將資料直接傳送至廣州市工商局注冊系統。此外,為了獲客,農行自貿區分行推出了各種優惠措施,如主動開啟自貿區客戶開戶首年費用全免優惠。
南都記者從近期金融辦公布的數據中獲悉,目前已經有14家商業銀行入駐自貿區。一家股份制銀行自貿區分行相關負責人告訴南都記者,對于銀行業而言,最重要的創新將集中在人民幣資本項目的開放以及離岸金融業務的進一步試點上。隨著境內外資金流動渠道的進一步打開,在岸離岸業務功能的進一步完善,銀行提供的金融產品也有了更大的組合空間。
企業尚未釋放大規模的金融需求
不過,盡管金融機構現階段正全力爭搶新注冊企業,但自貿區的業務量并未實質性釋放。據初步統計,截至10月末,廣東農行已為2600余家自貿注冊企業開戶,約占廣東自貿區注冊企業的15%。不過陳濤表示,目前大多數企業主要基于對南沙自貿區未來的政策優惠抱有較大的期待,搶先注冊落地,但由于部分相關政策尚未落地,不少企業尚未開展實質性業務,對于金融的需求尚未釋放出來。
據悉,在廣東,目前自貿區在跨境人民幣借款、本外幣資金集中運營、電子商務跨境結算、航運金融、國際融資租賃、產業投資基金等創新被看做焦點。陳濤在接受采訪時提到,境外金融機構入駐自貿區、粵港澳金融產品互認、跨境信貸資產轉讓等政策細則的落地值得期待,或將激活自貿區的金融創新業務規模。
自貿區創新業務的開展,有賴于政策細則的落地。如陳濤提到,在粵港澳合作中,實現境內金融機構與港澳地區同業之間的貿易融資等信貸資產的跨境轉讓,具體包括跨境貿易融資、境內貿易項下銀行承兌匯票貼現資產、境內貿易項下保理資產等類別的人民幣信貸資產跨境轉讓的業務令人期待,但目前具體細節尚未落地。
創新業務等待政策支持
對于自貿區銀行的業務發展空間,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朱寧曾對南都記者表示:“對于區內銀行,可能主要關注三大機遇,一是自貿區將進一步擴大海外業務,比如,人民幣離岸業務試點;二是新業務增長,無論實施細則最終涉及哪些方面,總會提出幾項改革內容;再者,區內銀行有機會打通國內與國際業務之間的通道。”
但就目前觀察,區內銀行并未比區外銀行有更多的政策紅利。據悉,在自貿區設立之后,跨境人民幣貸款以及雙向資金池成為企業較為關注的自貿區創新業務,也是各家銀行主推的業務。但其中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在經歷了國內多輪降準降息后,成本空間已經不大。
招商銀行同業金融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就目前而言,自貿區區內銀行并未比區外銀行有更大的優勢,如跨境人民幣貸款等業務,實際上,區外銀行早就可以實現辦理。
當前,不少銀行寄希望于相關政策細節的不斷落地推動創新業務的開展。但細則落地后,區內銀行的自貿區業務能否被全面激活,仍是未知數。一位對上海自貿區區內銀行做過分析的銀行人士對南都記者表示,上海自貿區成立一年后,相關金融試點細則逐步落地,但從上海自貿區的情況看,銀行大部分仍以傳統銀行業務為主,自貿區的創新業務尚未真正體現出來?!叭绻麖V東的相關政策能就上海的金融創新政策有進一步的突破和改建,或許值得期待?!鄙鲜鲢y行人士表示,而這主要要看監管部門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