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透露歷史上股市走牛的信號,茅臺被超越都有牛市,這次會一樣嗎?
近期市場風格頻繁切換,周三強勢領漲的創業板指昨日大幅回調,成長潮也出現回落,不過大盤表現相對抗跌,在存量資金主導的市場中,風格出現頻繁切換。值得注意的是,煤炭股和有色股表現較為搶眼,讓投資者出乎意料。截至收盤,滬指報收3635.55點,跌幅為0.3 4%;深證成指報收12767.50點,跌幅為0.98%;創業板指數下跌2.22%,報收于2833.20點。從目前來看,盤中指數大幅波動,多方與空方的膠著、碰撞,一定程度上是風格切換頻率加快。建議投資者不拘泥于指數,著眼于個股,進行波段操作。此外,市場上的一個特征值得關注,就是茅臺股價再次被超越,歷史上每當茅臺股價被超越,A股就會出現一波大漲,那么這次也會如此嗎?
茅臺股價再度被超越
最近的A股市場熱鬧非凡,創業板周三一度突破2900點,創四個月新高,尤其是中文科技等3只股票的股價悄然超過了老牌第一高價股——貴州茅臺。雖說股價超過貴州茅臺的股票最后往往“非死即傷”,但統計發現,每一次貴州茅臺被超越,大盤都會迎來一波大漲,這一次還會是這樣嗎?
截至周三收盤,已經有三只股票價格高于貴州茅臺,分別是中文在線、浩豐科技和創業軟件,股價分別為243.10元、215.1 2元和214.03元,而貴州茅臺報收212.98元。其中,新第一高價股中文在線股價23日盤中就曾超過貴州茅臺。
很多投資者對上一次超越貴州茅臺股價的全通教育印象深刻。
全通教育在今年2月17日漲停,收報184.77元,超過貴州茅臺的182.22元,成為A股第一高價股。當天滬指收報3246點,此后的4個月內,上證指數漲幅近60%,直到6月15日摸高5178點。
再往前看,2007年的大牛市,中國船舶也曾超越貴州茅臺成為兩市第一高價股。2007年4月9日,中國船舶同樣以漲停的方式收報99.67元,超越貴州茅臺的95元。當天上證指數收報3398 點,此后半年多時間,滬指繼續上漲了80%,直到10月16日摸高6124點。
高價股是牛市特征之一
一般來說,高價股涌現是牛市特征之一。分析人士認為,高價股是牛市的題中應有之意,牛市的特征之一就是造就一個高價股的群落。
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資金的推動。牛市期間,大量場外資金源源不斷流入市場,資金的推動使得股價不斷上升;二是估值水平的提高。牛市和熊市,對股票的估值水平是不同的,即使同樣基本面的股票,其估值水平和方法也會有很大的不同。在牛市中,隨著估值水平的不斷攀升,市場總體市盈率水平的提高,業績和成長性好的股票的價位就會不斷上升,最終成為高價股,從而也為低價股拉開了上升空間。
那么,現在真的是牛市了嗎?至少資金面上還是也較樂觀的。
投資者保護基金最新數據顯示,上周(11月16日至20日)證券保證金凈流入52億元,已連續兩周凈流入。數據顯示,11月以來的三周內,保證金凈流入330億元,而之前8、9、10 三個月均為凈流出。
與此同時,新增資者數量也在繼續增加。中國結算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周(11月16日至20日)新增投資者數35.94萬,創7月20日-24日之后17周以來新高。截至上周末,投資者數量9722.92萬,再創歷史新高。
監管層舉措凸顯信心
而監管層最近的一系列舉措,凸顯出其對股市的信心。11月6日,證監會發布消息,于今年7月4日暫停的IPO即將重啟。此外,據媒體報道,證監會已向各地證監局下發通知,取消券商自營股票每天的凈買入要求,券商自營交易恢復正常,可靈活調整倉位。
國金證券策略分析師李立峰表示,隨著國家隊選擇部分頭寸主動退出以及IPO的恢復,已經表明了監管層的態度:隨著市場情緒的回暖,監管層愿意將行政手段逐步取消,市場漲跌更多地交還給市場本身決定。
此外,近兩周來各大券商宏觀、策略的觀點不同程度站到看多的一方。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周三在國泰君安2016策略會上表示,流動性寬松和宏觀資產回報率下降引發金融機構資產荒,熊市已經結束了,步入正常市,股息率機會和風格切換有待于25萬億理財入市。
申萬宏源策略首席分析師王勝周三在申萬宏源2016年度投資策略會上表示,在概率較大的中性情景假設下,滬綜指至少摸高至40 00點,創業板指觸及3550點。
不過,市場上并不是都是唱多之聲,上海鴻逸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云逸表示,年底股市還會有一輪回調,年底比較謹慎,主要配置一些防御性品種,未來主要是中性偏好的行情,不會有大牛的行情。
長盛基金趙楠也表示,目前的市場處于市場大幅下跌之后的恢復期,談牛市還為時尚早。從中長期來看,個人看好醫藥和科技兩個板塊,短期來看,一些主題性板塊也有機會,如體育、教育、養老、機械人、旅游等,投資方面堅持成長股,關注藍籌。
知名市場人士賀宛男也認為,股市就要走強,前提有二:一是資金面要寬松,二是企業要有盈利。可是,最新出爐的10月數據顯示:外需負增長,工業、投資、消費低迷,信貸乏力,房地產庫存增加,在沒有出現新的亮點或新的刺激政策之前,第二波牛市可能還得等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