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CPI連續三個月錄得下滑 央行寬松壓力仍然巨大】日本通脹率連續三月保持在零以下的水平,這顯示該國仍面臨巨大的通縮壓力,或許將迫使日本央行在此后再度強化寬松行動,東京的物價在10月份已經連續三月出現略微下滑,這表明,盡管日本央行盡力刺激物價增長,但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持續通脹仍然令人費解。
日本通脹率連續三月保持在零以下的水平,這顯示該國仍面臨巨大的通縮壓力,或許將迫使日本央行在此后再度強化寬松行動
東京的物價在10月份已經連續三月出現略微下滑,這表明,盡管日本央行盡力刺激物價增長,但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持續通脹仍然令人費解。
政府周五的數據顯示,核心消費者價格指數扣除新鮮食品后,和去年同比下跌了0.1%,這符合經濟學家的預測。
上次物價出現連續三月下滑是在2013年,該狀況迫使日本央行設定了2%的通脹目標,并宣布了其大量購買資產的項目,旨在結束長達十年斷斷續續的通貨緊縮。
而當前的數字顯示,日本央行和美聯儲,歐洲央行和澳洲聯儲的處境相同,都因商品和燃料價格走弱持續面臨低于目標的通脹。一些經學家預測通貨膨脹趨緩可能迫使央行和他同行再次實行寬松政策。
但之前,日本央行則指出,進口能源價格較低,事實上掩飾了對通脹環境的改善狀況。扣除能源價格和食品,價格年實際增長為0.7%,至9月的增長要低。央行預計在本周五下午公布消費者物價指數,也可能顯示的數據比較樂觀。央行的評估是扣除了新鮮食物和能源。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在10月底表示:價格趨勢穩中有升,一旦石油價格下跌的影響消除了,通脹可能會趨于2%,因此他強調,盡管現在央行將實現通脹預期的時間表往后退,但央行的政策保持不變。
根據最新的支出數據判斷,整體通脹的下滑顯示消費者也不太愿意更多地打開他們的錢包了。10月份的家庭開支和去年同比下滑了2.4%,因為家庭在衣服,機器和教育上花得更少了。
經濟學家說如果雇主們仍不愿顯著提高工資的話,消費將繼續處于疲軟狀態。
央行和首相安倍都已指出,較高的工資將有助于提高通脹和日本的增長。日本最大的工會傘形組織說在明年春季的工資談判中將要求增加2%的底薪。
不過,周五發布的數據中的一個亮點是是日本失業率自10月的3.4%下降到了3.1%。工作和就業申請者比率保持在1.24不變,表示每100名就業申請者就有124份可提供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