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在遼寧盤錦采訪獲悉,一種以合作社為主體的托管式農業經營的模式正在周邊逐漸流行。城市里面的人們到盤錦投資租下土地,隨后被配發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社員證,從春天育苗、整地、插秧,到夏季的種植、管理,一直到秋天的收割加工,全部由當地農民來完成。秋收后獲得的農產品配上精美的包裝發到社員家里,無論是自己吃還是送給親朋好友都可以。
《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在遼寧盤錦采訪獲悉,一種以合作社為主體的托管式農業經營的模式正在周邊逐漸流行。城市里面的人們到盤錦投資租下土地,隨后被配發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社員證,從春天育苗、整地、插秧,到夏季的種植、管理,一直到秋天的收割加工,全部由當地農民來完成。秋收后獲得的農產品配上精美的包裝發到社員家里,無論是自己吃還是送給親朋好友都可以。
這里面比較典型的一家名為“鋅一代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以科研、種植、養殖、林果、商貿、旅游等為一體化的綜合性合作社。主要應用技術是增加食品含鋅量,這種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是開創性的,現已開發出含鋅大米、含鋅豬肉、含鋅雞蛋、含鋅河蟹、含鋅西紅柿、含鋅黃瓜、含鋅葡萄、含鋅草莓等綠色食品。目前已經建立應用含鋅技術河蟹稻田800公頃示范基地和養豬場、養雞場、林果園、蔬菜大棚等示范基地及產品深加工基地。在北京、天津、沈陽、大連、石家莊、太原、呼和浩特等地區設立了營銷網絡。
實際上,在接下來五年中國農業發展的頂層規劃中,農民合作社創新經營形式正在不斷被強調。近日出臺的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就指出,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土地股份合作社規范化建設,深入推進示范社建設行動。鼓勵農民合作社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務,創新農業產業鏈組織形式和利益聯接機制,構建農戶、合作社、企業之間互利共贏的合作模式,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進一步創新財政支持農民合作社發展機制,允許政府項目直接投向符合條件的合作社。完善農民以承包土地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政策。
記者了解到,由于“鋅一代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一種“合作社加農戶”的經營聯合體,從事聯產、聯銷、聯播和產品追蹤的現代農業生產、營銷模式,實行的是一種現代化托管式農業的管理方式,正好符合了當前政策的思路,被市場一致看好。“這樣,人們才能吃得放心,吃出健康,同時還可以感到自豪——‘這是我家地里產的糧食’。在吃上放心糧食的同時,社員還可以在假期帶上家人,到盤錦觀光自己的稻田,對盤錦的旅游業也算是一種拉動促進。”“鋅一代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立人張尚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