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企業通過滿足消費者對產品功能需求創造利潤的模式,已經轉化為企業與特定消費者在特定時刻、特定地點、特定情境下共同創造體驗的盈利模式。企業不但需要開放部分價值創造環節,而且需要不斷超越傳統產品與服務,提供獨特的體驗。交易完成也不再意味著價值創造過程的終結,反而可能是價值創造的開始。
去汽車市場的路上,我們通過打車軟件來快速規劃自己的路程安排,走在途中,我們繼續用APP查找心儀的汽車外形和各種性能參數,并通過微信分享給三五好友;最新的蘋果手機上市了,我們通過網絡快速獲知新型號的手機有哪些方面的改進,通過官方預定,我們到蘋果體驗店取貨;蘋果最新的手機太貴了,一個月的工資都不夠,在付款時,通過合作的消費金融公司美利金融在網上申請分期付款,10分鐘就通過申請;在餐廳,我們對著美食拍照、分享,還經常拉個朋友群聊搶紅包……如此場景每天都在我們身邊發生。
這是移動互聯網帶來的便捷。在這一連串的商業服務中,消費體驗正在被互聯網放大到極致。人們的每一個判斷、每一次決定,都深受互聯網的元素影響。無論是傳統經濟還是互聯網經濟,歸根到底都要會來到體驗經濟時代。
昔日企業通過滿足消費者對產品功能需求創造利潤的模式,已經轉化為企業與特定消費者在特定時刻、特定地點、特定情境下共同創造體驗的盈利模式。企業不但需要開放部分價值創造環節,而且需要不斷超越傳統產品與服務,提供獨特的體驗。交易完成也不再意味著價值創造過程的終結,反而可能是價值創造的開始。
滲透場景是關鍵
在體驗經濟時代,消費金融應該怎么做?消費金融的內涵可以有很多種理解,但美利金融高級副總裁史志雋的定義一語中的:“在消費場景中為消費者提供消費貸款的金融服務”,很好地把體驗經濟時代中最關鍵的“消費場景”點了出來,任何脫離“消費場景”的體驗經濟都不是體驗經濟。
史志雋舉例:“比如汽車經銷商過去是等著客戶上門,現在變成線上找到這些用戶到我這邊來。還有整個流程及產品體驗的提升,原來等三四天,現在通過很多互聯網的數據可能十幾分鐘把審批做完。甚至催收貸后的東西都可以結合互聯網思維”。史志雋所舉的正是美利金融旗下力蘊二手車金融的一個日常業務場景。
據介紹,美利金融是在“雙創”的背景下,消費金融政策放開之后,以劉雁南為首的一幫互聯網年輕創業者,開創的專注于消費金融的互聯網金融平臺美利金融,并探索出獨特的美利金融新模式:一手對接線上有投資需求的投資人,一手對接線下有消費需求的借款人。美利金融于2015年9月21日正式上線,發展迅速,成為互聯網金融業界異軍突起的一匹黑馬。
良好的體驗是消費場景圍繞的核心
體驗經濟時代,在消費場景中,給予用戶良好的體驗是消費場景圍繞的核心。美利金融對接線下有消費需求借款人的業務有兩塊,一塊是力蘊二手車金融,為二手車消費者提供消費貸款;一塊是有用分期,為3C用品消費者提供消費貸款。圍繞消費場景,美利金融始終從用戶體驗出發設計產品服務。
京東消費金融事業部總經理許凌曾經舉例,在花鄉二手車消費的場景里,客戶想買二手車需要二手車貸款,如果你告訴客戶要填厚厚的一沓資料,然后回家等半個月審批,這事肯定要黃。但是美利金融的產品通過移動互聯網技術解決了消費金融信貸的“快”需求,消費場景產生需求,滲透到場景里面獲取需求并且通過移動互聯網的產品快速完成這樣需求服務,這就是很快的產品體驗。
消費金融在體驗經濟時代,另一個不能忽略的體驗是風控帶給客戶的體驗。如果是在傳統經濟時代,可以派很多人去做各種調查,花很多時間去調查客戶的背景資料。但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這種漫長而繁瑣的風控會影響客戶體驗,導致客戶跑光。1萬元的消費貸款需要花兩個月時間嗎?沒有人會等你!所以考驗風控授信是否足夠快。
在風控手段上,美利金融建立了高效、高預測能力的申請評分模型,實現利用大數據來交叉驗證的反欺詐技術,在業內的風險控制能力達到最強。在11月5日美利金融獲得6500萬美元的A輪融資發布會上,美利金融CEO劉雁南表示:20分鐘之內通過消費貸款審批!綜合審批通過率80%,而且有非常廣泛的線下覆蓋方案。
毫無疑問,快的風控體驗也是消費金融在體驗經濟快速決勝的武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