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基金總裁助理史博: “十三五”規劃創造更多機會】南方基金總裁助理兼權益投資總監史博認為,本輪調整讓市場見證了“杠桿牛”轉化為“杠桿熊”的巨大殺傷力,未來需建立完善的逆周期調節機制,在利用杠桿機制積極面的同時,盡最大可能消除其逆轉時的破壞力。他說,四季度A股市場再次出現大幅下跌的風險較小,看好“十三五”規劃帶來的投資機會。
南方基金總裁助理兼權益投資總監史博認為,本輪調整讓市場見證了“杠桿牛”轉化為“杠桿熊”的巨大殺傷力,未來需建立完善的逆周期調節機制,在利用杠桿機制積極面的同時,盡最大可能消除其逆轉時的破壞力。他說,四季度A股市場再次出現大幅下跌的風險較小,看好“十三五”規劃帶來的投資機會。
史博認為,在前期大幅下跌釋放風險后,市場整體估值已基本合理。貨幣政策相對寬松,利率大幅下跌,穩增長政策預期出臺,經濟基本面將有所改善。同時,杠桿資金撤離已經告一段落,投資者普遍謹慎,倉位較低。綜合看,市場再次出現大幅下跌的風險較小。
他說,A股市場的主要風險因素在于企業盈利能力沒有明顯改善。這樣的背景下,股市上漲主要靠估值的提升,估值的提升又依賴于投資者情緒轉好,而投資者情緒是多變的,而且容易反復。
對于人民幣匯率風險,史博認為,人民幣匯率完全有能力保持穩定,提升A股市場的吸引力。
史博還表示,近期IPO重啟是一件好事,說明市場逐步恢復正常,一個正常的資本市場需要IPO,新公司上市相當于新鮮血液再次注入到這個市場,為市場增添活力,尤其是一些新興產業公司的直接上市,更有力于資本的有效配置。通過市值配售方式恢復IPO,有利于二級市場投資者,從配售的新股中獲取收益是對二級市場投資者的一種補貼。
對于“十三五”規劃可能帶來的機會,史博認為,“十三五”規劃啟動之年,新進入規劃的板塊也將得到市場的關注。結構上,“十三五”規劃也將創造更多的收益機會。股票價格反映的是未來的市場空間、盈利和現金流,而規劃明確了相關產業的發展路徑,其股價就會提前受益反映出來,如產業升級的機器人、工業制造4.0、新能源汽車,受益于服務業占比提升的醫療、養老、“互聯網+”,改善民生的土壤治理等都是不錯的方向。
史博還表示,主題投資貴在彈性和新穎,彈性決定了想象力空間和投資者追漲的熱情,新穎決定了獲利盤不多,參與者追漲顧慮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