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驅動引領廣東再出發】深圳,位于福永鳳凰工業區一棟四層樓高的辦公室依舊燈火通明。三三兩兩分坐開來的技術人員在電腦前一遍遍地做著復雜的運算。這里是深圳歐鎧機器人有限公司的科研部門所在地。
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廣東省已逐漸形成一套政府牽頭、企業領跑、科研機構支撐的創新發展框架。 CFP 供圖
時代周報記者趙天琦發自廣州
11月27日,星期五晚上10點,深圳,位于福永鳳凰工業區一棟四層樓高的辦公室依舊燈火通明。三三兩兩分坐開來的技術人員在電腦前一遍遍地做著復雜的運算。這里是深圳歐鎧機器人有限公司的科研部門所在地。
“作為一家高科技企業,技術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這也是我們必須不斷創新和突破的地方。”公司業務副總黃如僅對時代周報記者說。
就在此前的11月25-26日兩天,中共中央十八屆五中全會閉幕一個月之后,廣東省委十一屆五次全會在廣州如期召開。會議表決通過了《中共廣東省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在會上表示,要奮發有為推動“十三五”開好局起好步。
在這個決定廣東未來五年發展走向的會議上,廣東省委再次將創新驅動擺在了關鍵位置上。胡春華強調,必須堅定不移地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為核心戰略和總抓手,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
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廣東省政府參事、廣東省委黨校教授陳鴻宇表示,在中央十八屆五中全會上,國家關于創新驅動的藍圖可以說是一畫到底。而在“十三五”期間,廣東省在科技創新方面要按照既定的方針不斷落實下去。
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廣東省已逐漸形成一套政府牽頭、企業領跑、科研機構支撐的創新發展框架。無論是廣州還是深圳、珠三角還是粵東西北,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以創新驅動來推動發展,已成為廣東各界的共識和努力方向。
政府牽頭
在一個月前的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上,歐鎧機器人有限公司參展的服務型機器人吸引了眾多參觀者駐足,其中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和廣東省省長朱小丹。
黃如僅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在當前的創新驅動大背景下,高科技公司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我們也對今后的發展充滿了信心。”
歐鎧機器人有限公司是廣東省創新型企業的一個縮影。從改革開放初期的各種“試水”到現在制造大省向智造大省的轉型升級,創新在廣東省的發展過程一直是個不可或缺的因素。
今年2月15日,廣東省公布的政府1號文件便是《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意見》。文件在完善企業孵化器,加大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加快高校及研究機構的科技成果轉化方面都作出了明確的部署。
到了5月份,廣東省政府又公布了《加快推進創新驅動發展重點工作方案》,再次將創新驅動作為廣東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文件在大力培育發展創新型企業、加快自主創新重大平臺建設、構建科技企業孵化育成體系等八個方面進行了更加詳細的規劃部署。
陳鴻宇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從去年以來,廣東省在創新驅動方面在全國各省份中是走在前列的,抓得比較早,對于創新驅動的認識也比較充分,“省委書記胡春華明確表示創新驅動是廣東省的核心戰略,這體現了對于創新驅動的絕對重視”。
在廣東省委十一屆五次全會上,胡春華特別提到了要推進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全面創新改革試驗試點省建設,加快形成產業新體系和區域創新體系。陳鴻宇認為,這兩個示范區的成立是廣東省今后創新發展最大的亮點。
“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成立意味著國家對于珠三角地區創新能力的肯定,而全面創新改革試驗試點省則是要求廣東在科技創新之外,在制度創新方面也要走在前列。這兩大載體和平臺將會成為廣東創新驅動的主要引擎。” 陳鴻宇說。
除了制定文件確保推動創新發展工作的落實和完善之外,廣東省近期舉行的一系列交流會議也大多將創新作為主題。
今年10月在廣州舉辦的全國中小企業博覽會,便舉行了以“創新驅動、智造未來”為主題的高峰論壇。11月20日結束的廣東經濟發展國際咨詢會,將主題設定為“加強國際合作,實現創新驅動與共贏發展”。
可見,廣東省對于創新驅動的重視已躍然紙上。
科研機構提供支持
在政府和企業行動起來的同時,科研機構同樣是廣東省在創新驅動方面不可忽視的力量。
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珠三角地區研發經費支出約1500億元,占全省的GDP 2.6%。而以珠三角為主體的廣東省擁有138所高等院校、約1.1萬家國家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25家國家重點實驗室、200家省重點實驗室、1700多家產學研創新平臺、100多家省部產業技術創新聯盟,還建有廣州超級計算中心、中國(東莞)散裂中子源、中微子實驗室(二期)等大科學工程。
其中,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是由廣東省人民政府、廣州市人民政府、國防科技大學、中山大學共同建設,被列為廣州市重點建設的科技一號工程。它的主要科研任務,是依托目前全球計算速度最快的“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提供計算計點及軟件應用等方面的服務,涉及的領域涵蓋了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生物計算與個性化醫療、智能城市云服務等。
2012年3月,在會見國防科技大學政委王建偉時,朱小丹曾表示,廣東正處于加快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最大短板就是自主創新。大量自主創新項目,特別是重大科技專項的推進、高端科技人才集聚,都離不開國家一流科技創新資源的支撐。因此,超級計算中心的“天河”二號落戶廣州意義重大。
廣州超級計算中心目前也在積極尋求對外合作的可能。其官網上的消息顯示,去年11月,中心主任袁學鋒主任與臺灣藍海光電公司金寧海董事長洽談合作事宜。
除此之外,超級計算中心還在規劃企業孵化項目。據悉,中心將為產業園項目孵化提供云超算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支持,以色列英飛尼迪集團、清華大學啟迪創投等創投機構將對產業園和孵化器的建設提供投融資支持。
廣東省對科技企業孵化器的建設發展也相當重視。今年7月22日,廣東省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工作現場會在廣州科學城召開。胡春華強調,要在提升孵化培育科技企業的能力上下功夫并且要調動各方面參與孵化器建設的積極性,形成多元化發展格局。胡春華同時提出目標:到2017年,全省建成孵化器超過500家,在孵企業超過4萬家,累計畢業企業超過1萬家。
企業謀求領跑
“我們的目標是成為下一個華為。”一家名為科普斯特的高科技公司的副總經理歐益杰對時代周報記者說。
與歐鎧機器人一樣,科普斯特同樣是一家以自主研發為主的高科技公司,專注的領域為3D打印技術和充電樁技術。目前,科普斯特已經申請擁有100多項專利,包括7項在3D打印方面的專利技術。
歐益杰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如今全國大力推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智能智造”等概念對于高科技公司是一個極大的利好。“我們如今要做的就是將技術更多更快地轉化成產品,落實到具體的項目中投入使用。”
今年下半年,歐益杰在廣東省內的多個地市尋找合作伙伴。他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目前已和一些地方政府達成了關于充電樁建設的合作意向。
歐鎧機器人同樣迎來了絕佳的發展機遇。黃如僅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公司近幾年的銷售額增長趨勢明顯,尤其是最近兩年,銷售額增幅均在100%以上。
“我們明顯感受到了市場熱度的提升,這跟現在廣東省‘機器代人’的理念有著密切的關系。目前主要購買AGV(工業機器人)的企業仍以大公司為主,但我們預估這個市場范圍將會不斷擴大。” 黃如僅說。
在技術交流方面,歐鎧已與瑞典的NBC公司搭建合作關系,由NBC提供一些在智能導航方面的國際領先技術。但黃如僅同時表示,自主研發依舊是公司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國際技術交流主要是為了倒逼自身的技術創新。
同黃如僅一樣,歐益杰也對于技術研發十分看重:“我之所以如此欽佩華為,就是因為即使作為一家超大規模的公司,華為仍然可以保障每年大量的研發經費投入。這是值得我們所有高科技公司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