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保險業受到如此青睞“追捧”?分析認為,資本追逐利潤是首要因素;另外,受益于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以及各類改革創新“新政”,當前保險業正處于“風口”之上。保險業已然成為各路社會資本尋求搭建金融平臺,實現轉型發展的戰略支點之一。
繼阿里、騰訊組建互聯網財險公司又欲謀劃互聯網壽險牌照后,BAT中的大佬“百度”也欲介入互聯網保險進行趕超;恒大人壽高調開業,地產系險企一夜間崛起,碧桂園、香江等業界“巨無霸”更是在擇機進入;A股實業企業頻頻公告轉型擬增資控股保險公司……
為何保險業受到如此青睞“追捧”?分析認為,資本追逐利潤是首要因素;另外,受益于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以及各類改革創新“新政”,當前保險業正處于“風口”之上。保險業已然成為各路社會資本尋求搭建金融平臺,實現轉型發展的戰略支點之一。
現象:資本搶灘登陸保險“高地”
在過去的一周,圍繞著保險“新銳”的話題源源不斷。先是恒大跨界保險業,地產與保險再“聯姻”;日前BAT中的百度又攜手安聯保險、高瓴資本聯合成立互聯網保險公司。
其實,無論是地產資本還是互聯網大亨“聯姻”保險業,都已不是什么新鮮事。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至少已經有5家上市地產公司擬設立4家保險公司,包括壽險、財險 、再保險及互聯網保險公司。而在包括合眾人壽 、珠江人壽、前海人壽等險企在內的34家保險公司中,有地產背景股東的已占到18%。同時,國內目前已經開業的互聯網保險公司已有兩家,分別是阿里、騰訊聯合中國平安成立的“三馬保險”眾安和泰康在線財險公司。除此之外,事實上,從年初至今,已有越來越多來自銀行、 通信設備、IT、 網絡傳媒等行業的上市公司嘗試通過設立、收購等方式介入保險業,擴展金融布局版圖。
一般而言,社會資本布局保險業務最為直接的模式為收購保險公司股份,但也有諸多實力雄厚的社會資本直接成立保險公司。保險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資金實力強的企業往往會優先選擇自己或強強聯手設立保險公司,如傳統保險業“大哥”泰康、BAT等;而且,在保險牌照緊缺的現狀下,不少資本更希望獲得可以控股的險企股權,而除部分合資保險公司有出售大比例股權的意向外,目前能夠通過股權交易市場獲得控股股權的保險公司并不多。
而資金實力相對較小的往往還會考慮入股保險中介曲線入局,目前可選的還有先由相互保險入門、合資設立再保險公司等途徑。另外,選擇通過二級市場進行收購也是目前市場常見的手段之一。分析人士指出,主要是因為二級市場價格較低,采取這些方式主要是從股權角度入手,實現對保險公司的參股、入股。對此,萬聯證券高級投資顧問古振華表示,現在國內很多已在某一行業獲得較為成功的社會資本都想學習巴菲特模式,通過控股保險公司以獲得長期穩定低成本的資金來源,再把這些資金拿去購買本行業或其他行業投資回報率更高的資產或企業,以形成跨領域跨行業的擴展。
分析:傳統行業欲借保險謀轉型
通過梳理不難發現各路資本布局保險業的路徑。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社會資本設立或控股保險公司的形式可分為兩大類:傳統行業受到沖擊,控股保險公司以投資型產品為主,現金流充足;而另外一類是控股公司已經很多,布局多元金融,以發展較快的中小保險公司為目的,達到集團化效應等。
目前在A股上市的保險公司表面上只有傳統“四強”:新華保險 、中國太保 、中國平安 、中國人壽 ,但實際上已有實業企業轉型擬增資控股保險公司,如西水股份 、天茂集團 、中天城投等。隨著增資控股保險公司的計劃逐步落實,未來將看到更多的上市公司被劃入保險板塊。
在互聯網保險方面,公開信息顯示,三泰控股 、騰邦國際 、京天利 、焦點科技 、高鴻股份 、銀之杰等上市公司均已謀劃布局互聯網保險業務,并投入資金建設相關平臺。據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4月底,至少有57家A股上市公司分別控股或參股了30家國內保險公司?!白鳛樾逻M的保險公司,市值小,業務發展快,其股價彈性顯然是要強于傳統上市保險公司,會成為未來保險板塊關注的熱點?!闭闵套C券分析師劉志平表示。
不僅如此,各路資本齊聚保險業,也被業內人士視為“是一場對傳統保險公司的圍剿戰”,那么它們將會如何撬動保險業發展?分析認為,就傳統保險業競爭來看,隨著社會資本陸續加入,保險公司股東呈現一定的類別化,但是目前保險公司尚未明顯出現產品上的分化。不過,一些新銳派系的互聯網保險公司則備受期待。“保險與互聯網的融合真正產生化學反應,是場景下的跨界共創,即互聯網保險和其他行業結合下創造出全新的產品?!币晃换ヂ摼W保險領域人士直言,只有在供給端推動改革,才能推動互聯網保險快速持續發展,而推動保險市場供給端改革的關鍵,在于互聯網保險公司對大數據的精準運用。 (南方)
觀察
資產負債匹配能力迎挑戰
為何近年來社會資本如此看好保險業?多位受訪人士普遍認為,在上市公司整體業績增速式微的大環境下,保險業前三季持續兩位數的凈利正增長,自然也引來各路資本爭相布局。目前低利率環境下,保險產品吸引力正在提升,行業全年業績高增長將是大概率事件;同時,保險資金投資渠道領域不斷拓寬也是一大利好。
分析人士指出,保險行業在中國還屬于朝陽行業,發展深度和密度都不高,發展空間還比較大,所以產業資本也是看重保險行業的發展潛力。“目前中國正進入老齡化階段,對養老、醫療保險的需求快速增長,保險公司也是在風口上?!敝猩酱髮W嶺南學院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副主任宋世斌認為,保險行業門檻相對較高,內部競爭并不激烈,所以也為進入的產業資本提供了很好的發展空間。
不過長期趨勢向好,并不代表短期無壓力。分析人士也指出,對保險業而言,目前國內低利率周期是把“雙刃劍”,一方面提升了保險產品的相對吸引力,另一方面卻加大了保險資金中長期的配置壓力,考驗保險公司資產負債匹配能力。雖然在償付能力監管之下,保險行業短期不存在利差損風險,但仍需要保險公司做好產品結構轉型、優化資產配置結構以及資產負債匹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