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上漲內房股集體爆發 大行們日內看好這些股】東方財富網1日訊,滬港通方面,實現連續第八天雙向凈買入,截至收盤,滬股通凈買入7.55億元,當日額度剩余122.45億,余額占額度比為95%;港股通凈買入4.83億,當日額度剩余100.17億,余額占額度比為95%。
香港股市周二(12月1日)上揚,四大指數全線走高,受助于人民幣入SDR利好影響。截止收盤,港股恒生指數上漲1.75%,報22381.35點;國企指數上漲1.61%,報9947.94點;紅籌指數上漲3.00%,報4171.61點,創業板指數上漲0.64%,報488.18點,但大市全日成交額805億港元,較昨日千億成交量明顯萎縮。
滬港通方面,實現連續第八天雙向凈買入,截至收盤,滬股通凈買入7.55億元,當日額度剩余122.45億,余額占額度比為95%;港股通凈買入4.83億,當日額度剩余100.17億,余額占額度比為95%.
分析人士對港股后市持謹慎態度
雖然港股日內顯著走高,但分析人士普遍對于港股后市持謹慎態度。耀才集團研究部高級分析員陳偉聰表示,“港股在美ADR普遍上升,人民幣符合市場預期獲納入IMF的特別提款權(SDR)籃子貨幣,恒指于短期后市或有望企穩22000點關口之上。”
中金首席策略師王漢鋒表示,“考慮到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這一話題市場已經有比較充分的預期,我們認為這一消息對市場短期影響并不大。”
王漢鋒指出,“從短期來看,A/H兩地市場可能還是延續各自之前的趨勢。A股在近日大幅下挫,是之前反彈較多之后的獲利回吐壓力的釋放,目前經濟增長趨勢尚無明顯好轉趨勢,市場整體可能維持震蕩偏弱、少數局部亮點的格局。港股市場由于預期美國加息、中國經濟偏弱等問題,近期波動可能也會加大,但目前港股市場相對A股大幅折價,估值也接近歷史底部,下行空間不大。”
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表示,“港股反復回落的走勢,已運行了有五周,要打破扭轉不是易事。事實上,美國加息、美元沖高、內地經濟表現,依然是困擾因素。在新資金未見回流之前,存量資金仍將處于擠壓階段,相信新經濟股如騰訊和金山軟件、金改受惠股如港交所和中國平安等等,會是資金逐步擠過去的對象。”
耀才證券執行董事兼市務總監郭思治表示,“目前各組常用之平均移動線全部位于22300點至22900點之內,故只要恒指稍作較明顯之反彈,技術上已可出現升破訊號,故即使市況仍處反復帶軟之中,但似乎不宜過份看淡。況且,12月份傳統而言均有基金之粉飾活動,估計恒指該可在未來數天先候機重越50天線(22360點),為移動線方面帶來初步回穩之啟示。”
內地房產股集體爆發 受兩大利好影響
受中指院稱百城住宅均價連漲4個月,加之房貸利息抵稅傳言的影響,港股市場房地產板塊午后集體爆發,內地房產股走勢突出,融創中國、華潤置地分別位居漲幅榜第二、第三位,收盤分別上漲逾7.93%和7.67%;萬科企業收漲7.14%;中國海外發展收漲6.42%.
中國指數研究院日內報告稱,2015年11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每平方米10,899元人民幣(下同),環比上漲0.46%,漲幅較上月擴大0.16個百分點;同比上漲2.93%,漲幅較上月擴大0.86個百分點。百城房價連續四個月環比、同比雙漲。
中指院報告并指出,“供應方面,年末房企積極推盤加快回款,新增供應量較上月有所增加。需求方面,多重利好政策刺激下,一、二、三線城市成交量均平穩上升,庫存壓力繼續得到緩解。”
多家媒體援引第一財經報道稱,據查證,今年,國務院批轉了發改委《關于2015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提出要研究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稅改革方案,并將于2017年付諸立法。意見特別提到“完善稅前扣除”改革,其中重要內容是增加住房按揭貸款利息支出等專項扣除項目。
這也就是說,房貸利息可以在納稅前抵扣納稅所得額,對大部分來說,這可以為個人節省房貸利息15%到45%的錢。但因為涉及復雜的算法,具體方案在年內能否出臺,并未可知。
盛京銀行即將回歸A股 利潤增長前景堪憂
繼哈爾濱銀行之后,盛京銀行回歸A股的上市申請也得到證監會受理,其招股說明書于11月27日已在證監會官網預披露。與哈爾濱銀行等回歸登陸主板不同,盛京銀行擬登陸的是深交所中小板。如果盛京銀行成功回歸A股,或將成為中小板首家城商行。此前,擬登陸中小板的還有江蘇江陰農商行和江蘇張家港農商行。公開資料顯示,盛京銀行擬在A股發行股數不超過6億股。以每股凈資產6.60元計算,盛京銀行或可募資39.6億元。
該行披露的相關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4年,盛京銀行凈利潤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4.32%。盡管利潤水平保持了較高的增速,擺在盛京銀行面前的挑戰仍十分艱巨。今年上半年,該行利息凈收入占該行營業收入的80.54%。盡管這一比例已從2012年的98.09%下降較多,但在同業中也仍處于較高水平。
息差收入占比過高也是城商行的通病。目前登陸港股的重慶銀行、徽商銀行、哈爾濱銀行等息差收入占比均在80%,甚至更高。
在利率市場化改革已走到最后一公里之際,業界普遍認為,傳統銀行業依靠息差收入的或將難以持續。此外,央行在一年內接連六次降息,一年期基準利率從6%降至4.35%。此外,對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等不再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名義利率市場化已基本完成。
港股火熱大行們日內看好這些股
而在港股日內表現火熱之際,大投行們推薦了一批它們看好的個股名單:
推薦機構股票名稱評級目標價(港元)大和證券中信證券增持21.00中國銀河國際證券長飛光纖光纜買入10.66國泰君安(香港)中廣核電力增持3.50招商證券(香港)中國移動增持117.50申萬宏源研究(香港)西部水泥買入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