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滬深股票市場“冰火兩重天”。保險 、銀行股強勢啟動,帶動大盤上漲,但創業板走弱。
“近期人民幣加入SDR,提高人民幣資產對國際資產的吸引力,外資流入股市,前些天有數據顯示外資流入約400多億。”
12月2日,滬深股票市場“冰火兩重天”。保險 、銀行股強勢啟動,帶動大盤上漲,但創業板走弱。
申萬二級行業中,保險板塊上漲6.42%,銀行板塊上漲5.67%,位居所有板塊漲幅前兩位。
16只銀行股全線上漲,其中10只漲幅5%以上,北京銀行 (601169.SH)、寧波銀行 (002142.SZ)和中信銀行 (601998.SH)漲停。
除銀行外,整個金融板塊均表現搶眼。4只保險股均上漲,其中新華保險 (601336.SH)、中國人壽 (601628.SH)漲停;券商信托板塊中30只股票中28只上漲,其中廣發證券 (000776.SH)漲停。
行業主力資金流向中,銀行、券商信托、保險分列前三位,資金凈流入分別為41.22億、33.05億、16.43億;興業銀行主力資金凈流入5.17億居于該板塊首位。
地產利好帶動金融股
此前,由于銀行業不良貸款上升,出于對銀行資產質量的擔憂,銀行股一度在市凈率1左右徘徊。
銀監會數據顯示,截至10月末,銀行業不良貸款率已升至2.07%。此前有媒體報道,逾期90天以上貸款與不良貸款比達103%,被認為是不良貸款認定可能低估。
從銀行經營層面來看,上述信息早已存在,毫無預期差,對銀行股走勢影響有限。國金證券銀行業分析師馬鯤鵬表示
從國際經驗來看,房地產去庫存政策落地有助于房地產市場的繁榮,從而助推銀行不良貸款趨于緩和。中信建投銀行業分析師楊榮表示。
楊榮認為,本次銀行股大漲的一個重要邏輯是房地產去庫存,由此降低銀行不良生成率,抬升估值。
近期地產股表現亮眼,11月30日至12月2日,申萬一級房地產板塊三日內上漲7.67%,萬科甚至走出其2008年以來的價格新高。
“現在房地產有多方利好,主要有”二胎“、戶籍政策放開,以及各地區對房地產貸款提供較為優厚的條件,首付降低、房地產契稅大幅下調等。”華融證券策略分析師肖波稱,房地產利好帶動金融股有一定道理。
此外,近期傳聞房貸利息可以在納稅前抵扣納稅所得額。多位分析師認為,雖然這一政策尚未得到證實,但“個稅抵扣個貸利息”消息再起也是導致銀行板塊上漲的一個方面。
馬鯤鵬也表示,近期流傳的地產行業利好因素對“維穩地產、維穩經濟、緩解銀行不良壓力”的邏輯鏈條有重要作用。
人民幣國際化助推金融股上漲
人民幣加入SDR則被眾多分析師解讀為金融股上漲的另一重要因素。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月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日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決定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這是國際社會對中國改革開放成就的認可,中國政府表示歡迎。這有利于助推人民幣逐步國際化進程,促進我國在更深層次和更廣領域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開拓國際市場,實現合作共贏。
會議指出,要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深化金融改革開放,完善宏觀審慎管理,堅持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妥善化解風險,完善配套制度,有序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
楊榮認為,人民幣加入SDR,人民幣國際化持續推進,境外資本偏好績優穩健的銀行股。
“近期人民幣加入SDR,提高人民幣資產對國際資產的吸引力,外資流入股市,前些天有數據顯示外資流入約400多億”,肖波稱。
華泰證券的一份研報分析稱,加入SDR雖然不會直接增加各國央行持有人民幣資產,但這種國際性機構對人民幣的認證效應會逐漸顯現,同時隨著中國在全球經濟中地位的提升,境外央行會逐步提高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的占比。
據其測算,假設境外機構或個人持有人民幣金融資產的占比達到日元外匯資產占比水平,將有約2萬億美元配置人民幣金融資產,而約1.6萬億元人民幣配置人民幣股票資產,也就是相當于當前還有1萬億人民幣左右的增量資金配置人民幣股票資產。
“加入SDR本身并無實質影響”,馬鯤鵬表示,但對其他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包括A股納入MSCI卻有重要的參考和推動意義。
肖波稱,本輪銀行股大漲,新股發行制度改變仍是因素之一,這一邏輯仍然存在,“有市值才能申購新股,關鍵是市值還得安全,這種情況下大資金可能會考慮銀行等藍籌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