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年底,關注的重中之重依然是那些基本面優異的中小市值品種。
周三A股市場繼續呈現出明顯的“蹺蹺板”效應:一方面,金融、地產、鋼鐵、建材、電力等藍籌板塊拉動大盤,滬指收盤大漲超過2%收復3500;另一方面,周二領銜下挫的次新、送轉概念延續回落拖累創業指數收盤下跌超過1.5%,其盤中跌幅更是一度逼近5%。如何看待連續兩天A股市場所呈現出的“大強小弱”特征?
有券商分析指出,藍籌特別是大金融板塊的走未能是基于深港通的推出預期?;仡櫲ツ?1月那一輪大漲行情,當中固然有融資盤的大力推動,但是滬港通的推出也是當時一個不可或缺的觸發因素。也有人認為,藍籌股的上漲得益于人民幣加入SDR之后外資配置人民幣資產步伐的加快,與之呼應該,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稱,金管局考慮讓外匯基金持有更多人民幣資產。金管局和香港銀行公會2日到訪了央行上??偛?,正與中國央行商量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2(QDII2)的安排。
筆者認為,上述說法均有一定的合理性,不過在我個人看來,藍籌股兩日的上漲還是暫以補漲成份居多,畢竟在這一輪反彈過程中從低到高創業板指數已漲64%,而上證指數漲幅尚不足30%。另一方面,“供給側改革”頻繁被提及也成為了傳統行業個股近日上漲的催化劑。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僅管藍籌板塊連續兩天出現走強,但是兩市成交量卻仍呈低位徘徊之狀,結合次新、送轉潛力兩日大幅回落的表現來看,這種變化依然來自于場內資金的騰挪搗騰,如無大量增量資金入場,這種風格的切換大概率也只是曇花一現。也正是基于這個原因,在上周四有色板塊集體異動之時,我們在當日文章中給出了“快速沖高就賣”的策略。放眼年底,彥斌工作室關注的重中之重依然是那些基本面優異的中小市值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