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貨幣儲備中歐元占到20%,但未來數年內這個比例將跌至個位數。這種情況下,歐元計價的石油貿易估計不會上升,相反,歐元區將會成為全球范圍內“最后的消費者”。
那個一年多前有關于歐洲資本外逃的預言如今似乎已成事實。
本周二,德意志銀行外匯策略師喬治·賽拉弗勒斯發布報告稱,“過去12個月中,歐元區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資本外逃(投資組合流動),其中固定收益凈流出達到創紀錄的5000億歐元。已經超出了經常賬戶盈余,造成基本差額赤字。由于大量資本用來購買美國債券,歐元兌美元匯率持續下跌”。
賽拉弗勒斯去年曾預言,歐洲將面臨史上最大規模的資本流出危機:未來數年中,因全球經濟失衡,伴隨著歐元走弱,長端收益率下滑及全球收益率曲線平坦化,將看到歐元區歷史上最大的資本流出,歐洲資本將大量購買海外資產。日前,賽拉弗勒斯認為他的預期已成事實,并稱,中短期看,歐元區資本外流不可逆轉,歐元將持續貶值。
對此,《金融時報》認為,美國和歐元區的逆向政策,全球經濟失衡下的結構性轉型最終將歐洲而非新興市場推向了全球儲蓄過剩的中心。這可能會對歐元的儲備貨幣低位產生不利影響。儲備貨幣一般由吸引外資的國家發行,而非資本大量流出的國家。今年夏天歐元區的制度動蕩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海外機構對歐元的信心。
目前,全球貨幣儲備中歐元占到20%,但未來數年內這個比例將跌至個位數。這種情況下,歐元計價的石油貿易估計不會上升,相反,歐元區將會成為全球范圍內“最后的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