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底,各種打折促銷總是好容易導致消費者沖動消費,最近肯定有好多人都買到想剁手了。盡管錢包已經告急,但是總覺得打折那么實惠,不買點東西似乎都對不起自己了,尤其是當你看到平時那些價格高高在上的奢侈品也開始以親民價誘惑你的時候。這樣下去,還會有人愿意買正價的東西嗎?
每到年底,各種打折促銷總是好容易導致消費者沖動消費,最近肯定有好多人都買到想剁手了。盡管錢包已經告急,但是總覺得打折那么實惠,不買點東西似乎都對不起自己了,尤其是當你看到平時那些價格高高在上的奢侈品也開始以親民價誘惑你的時候。這樣下去,還會有人愿意買正價的東西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到,今年的大牌折扣季似乎來得比以往都要早。以往大牌們的打折季基本都是集中在12月和1月,而且在國內的折扣力度似乎也不怎么大。然而,今年有不少奢侈品大牌們在國內首次早早地從“”黑五開始促銷,并且促銷幅度也比以往要大很多,甚至有大牌的折扣達到了兩折。可以看出,品牌們都想借機年底各種節日進行名正言順地打折清理庫存。據說Salvatore Ferragamo、Burberry、Givenchy都有低至五折的優惠,而一向極少有折扣的Dolce&Gabbana則把前兩年只有仙女才能買得起的庫存單品都拿來清掉,在網上就可以買到,低至3折!對,你沒有聽錯!據筆者觀察,Dolce&Gabbana這些清倉產品一推出立刻就有不少單品售罄。原價接近兩萬元的包包,折后5000元左右便可以買到,相信沒有人會拒絕如此親民價的奢侈品吧。
打折,尤其是奢侈品的打折為何對消費者的誘惑會如此之大呢?有神經心理學家表示,對于一些購物者來說,達成一筆良好的交易能使人感到“類似一種打了興奮劑的感覺”。打折抓住了一種被心理學家描述為“樂趣恐懼”的心態——你可能會錯過一件便宜貨的恐懼——緊隨而來的是在購物那一刻“快樂興奮的膨脹”。
而另一方面對品牌本身來說,通過低價促銷,清理品牌過剩產品,推動緩慢不前甚至是停滯的銷售,提升現金流和資產周轉率,也是相當合情合理的。只是大牌們早早在國內推出打折促銷活動,盡管能挽救一時之需,但對自己的形象難道沒有傷害嗎?在年底一大波奢侈品牌的打折潮中比較有趣的是,前段時間被報道低價甩賣自己前任設計師“尾貨”的GUCCI,這次則沒有湊熱鬧,而是按兵不動,看來GUCCI對自己的新任設計師是信心滿滿的。但是,其他大牌都打折了,如果GUCCI還是原價賣自己的產品,是否還有人愿意為此買單呢?恐怕是要那種品牌的超級無敵粉絲才能做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