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殼公司的好日子還有多久?】目前,中央已經將有關A股“僵尸企業”清理的問題提上了日程。據統計,滬深兩市有266家公司的扣非后每股收益在近三年均為負數、有81家公司連續3年每股凈資產低于1元。另外,有不少ST公司玩著虧兩年盈一年的財務游戲,坐等買殼方助其“烏雞變鳳凰”。如今,清理“僵尸殼”似乎已是勢在必行,那么,A股“殼公司”的好日子還能有多久呢?
目前,中央已經將有關A股“僵尸企業”清理的問題提上了日程。據統計,滬深兩市有266家公司的扣非后每股收益在近三年均為負數、有81家公司連續3年每股凈資產低于1元。另外,有不少ST公司玩著虧兩年盈一年的財務游戲,坐等買殼方助其“烏雞變鳳凰”。如今,清理“僵尸殼”似乎已是勢在必行,那么,A股“殼公司”的好日子還能有多久呢?
日前,隨著注冊制漸行漸近,中央高層頻提“供給側改革”和“僵尸企業”加快淘汰的大背景下,A股的“僵尸殼”的清理也正在提上議程。
而同樣與“僵尸殼”相似的另一類型上市公司,雖然其中許多并未“僵臥至死”,但其在財務漏洞、歷史延革、信用問題方面存在的諸多風險,也深深被市場所唾棄。
“我們現在已經不想做‘爛殼’的重組,費時很大,操作很難,審理曲折?!?2月1日,深圳一位券商投行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上海某券商一位并購負責人也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做‘爛殼’重組將影響自己的從業口碑。”而在不久前,這位并購部負責人就拒絕了一個“爛殼”的重組項目。
A股中的“爛殼”、“僵尸殼”們雖然備受詬病,但是大部分卻活得很滋潤。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根據統計,滬深兩市有266家公司的扣非后每股收益在近三年均為負數、有81家公司連續3年每股凈資產低于1元。另外,有不少ST公司玩著虧兩年盈一年的財務游戲,坐等買殼方助其“烏雞變鳳凰”。
“爛殼”遭棄
被兩位投行專業從業人士避而遠之的“爛殼”究竟是何物?
“名聲不好、黑幕太大、股東歷史沿革存在較大漏洞、沒有可信度,這類殼就是我們規避的?!鄙鲜鋈滩①彶控撠熑朔Q,近期某家以炒作概念而改名的上市公司重組項目便是被之拒之門外的“爛殼”重組之一。
而提到這類“爛殼”的代表,上述券商并購部負責人則點名被市場視為2015年最奇葩更名的上市公司——匹凸匹。
5月,多倫股份公告稱,公司擬更名匹凸匹,向P2P等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領域轉型。這一更名遭到上交所的問詢后,公司承認此番轉型一無正式業務、二無人員配備、三無可行性論證,甚至連經營范圍變更都尚未獲得工商部門審批。在此之前,其已經遭上交所公開譴責并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雖然什么都未做,當時匹凸匹的股價從11元/股被暴炒至25.5元/股。11月24日,匹凸匹公告稱,由于分歧較大,無法達成相關協議等,決定終止籌劃本次重大資產重組。蹊蹺的是,公司卻迎來三個漲停板。很快謎底被揭開,公司被五?;鹋e牌,而該基金的大股東是豫商集團掌門人韓宏偉,其曾頻頻舉牌過東方銀星并上演了一場激烈的控股權大戰。
近日,匹凸匹實控人鮮言被訴證券虛假陳述案在上海開庭?!跋衿ネ蛊ミ@類純粹炒作概念的公司,名聲不好并且缺乏信用,我們是不敢碰的?!鄙鲜霾①彶控撠熑朔Q,只有那類二級市場的玩家才喜歡。
在上述投行負責人看來,我們現在就不愿意接這種瀕臨退市、業績很差的借殼,因為這類上市公司往往涉及債務、訴訟,非常費時麻煩。操作不順,審理也不順,今年比較典型的就是*ST新都。
12月1日,*ST新都例行公告了最新的重整進展公告。今年6月,備受關注的華圖教育借殼*ST新都宣告失敗,理由便是*ST新都于5月21日暫停上市,構成了重大不利變化。盡管華圖教育沒有借殼*ST新都,但是仍未能全身而退。11月中旬,深圳中院受理了華圖教育訴*ST新都普通破產債權確認糾紛。
“*ST新都是典型的爛殼,隱瞞了一大堆債務和訴訟。說沒了,結果馬上又曝出來一個。這類公司的重組是沒人敢碰的。”上述投行負責人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11月,*ST新都因為隱瞞7宗重大訴訟事項,涉案金額達到4.6億元,深圳證監局對其及實控人、高管等進行了處罰。但是后期時不時的就冒出來個債務、訴訟,使得其審計機構出具了非標意見、獨董頻頻投出反對票。
清“殼”之法
A股里像匹凸匹、*ST新都之類的有“爛殼”嫌疑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數,比如*ST海龍、*ST博元、*ST金泰(現為金泰股份)、*ST海潤等,一批一批的出現,難以絕跡,大多通過政府補助、重組等存活在A股很多年。
與“爛殼”相似,“僵尸殼”則是那種主營業務已經陷入停頓狀態,短時間內不能扭虧的企業。與“爛殼”相比,其在財務漏洞、歷史延革、信用問題方面存在的風險有所不同。
同樣A股依然有以一批企業因受行業背景不濟影響而連年虧損形成的“僵尸殼”,其主要集中在鋼鐵、水泥、造紙等產能過剩的行業。
主營造紙的*ST銀鴿便是其中的代表,其今年前三季度已經虧損8262.5萬元。
*ST銀鴿證券辦一位女士表示,“公司的文化紙停產了,目前主要是生活紙,目前還在開拓市場,不過整個行業都不景氣,未來還打算嘗試一些高附加值的產品。公司2015年能不能扭虧,最后要看年報情況?!?/p>
不過11月26日其子公司獲得政府經營扶持獎勵資金1.69億元,計入2015年營業外收入,大概率會扭虧為盈。
毫無疑問,A股“爛殼”和“僵尸殼”的生存土壤很濃厚,政府、買殼方、投資者、大股東等多個利益群體為其保駕護航。在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這些“殼”如何出清是焦點中的焦點。
“A股里的僵尸企業沒有達到退市標準的話,就沒辦法退市。但是注冊制一旦實施,可以通過不買僵尸企業股票的方式來實現。”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指出。
不過注冊制雖然是解決“殼”賴在A股里不退的利器,但是并非能馬上實施。11月27日,證監會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表示,監管機構正在起草IPO注冊制相關規定,注冊制實施過程將會把握市場可承受的力度。
在業內人士看來,出清“僵尸殼”和“爛殼”還有他法。
上述投行負責人指出,“A股僵尸企業的退市要靠修改退市規則實現。從程序看,修改退市規則只需要在證監會內部通過就行。借鑒外國退市標準,比如交易頻率、交易量、凈利潤、中介機構無法出具意見或否定意見等,但是不要每次大棒高高舉起,最后輕輕落下,一定要嚴格執行?!?/p>
另外,上述并購負責人指出,清理“僵尸殼”其實還可以嚴格執行借殼等同于IPO。不僅標準等同,就連通道也等同。也即借殼跟IPO排隊使用一個通道,大家都在一個跑道上,“殼”自然就沒有了價值。因為目前市場喜歡選擇借殼是因為審批通道比IPO快多了,尤其是在IPO暫停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