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昨天在北大舉行的“人口與未來”的研討會上,有專家提出,要實現人口結構的合理發展,好的配套措施不可缺少。對生二孩的夫婦給予財政補貼、延長產假、增加幼兒園數量等措施應配套實施,才有助于全面二孩政策真正落地。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昨天在北大舉行的“人口與未來”的研討會上,有專家提出,要實現人口結構的合理發展,好的配套措施不可缺少。對生二孩的夫婦給予財政補貼、延長產假、增加幼兒園數量等措施應配套實施,才有助于全面二孩政策真正落地。
全面二孩政策出臺,但真正愿意生的家庭有多少呢?有調查發現,生養孩子的成本太高是讓很多家庭為此猶豫的制約因素。此外,沒有人照看孩子,產假太短,入園、入托太難等等,都更加讓一些家庭望而卻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經濟系研究教授梁建章說,西方發達國家鼓勵生育的措施恰恰正好都能解決這些家庭的困擾。梁建章介紹,一個是財政補貼,直接發錢給家庭養小孩;第二個是產假,女的有產假,男的有的時候也可以休產假;第三個就是育兒的各種便利措施。
梁建章認為,產假延長到6個月,對高齡產婦的畸形兒,財政也給予資助。同時在十三五規劃中要把育兒教育納入義務教育是不可缺少的配套措施。梁建章說,入園難是很多家庭都很擔心的問題之一,目前政府應該考慮降低辦園門檻兒,一些企業有可能為職工的子女辦幼兒園、托兒所。多套措施同步出臺,才能真正解決二孩家庭的后顧之憂。
梁建章表示,政府要么自己規劃很充分,自己有充足的財力去辦(幼兒園、托兒所),要么就要放開,讓民營企業進來,這個肯定是有利可圖的,人家也愿意花錢。現實問題是他的準入門檻很高,民營企業不容易進來,政府也規劃不夠。整個社會如果能夠把資源便利化、正常化,無論是精力成本,還是財務成本能夠降低,才能解決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