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3日,中共廣州市委召開了十屆七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廣州市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12月2日-3日,中共廣州市委召開了十屆七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廣州市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根據文件顯示,廣州“十三五”時期經濟發展的指標是,年均增長7.5%以上,到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8萬億元,比“十二五”期末預計新增1萬億元左右,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8萬元左右,力爭提前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十三五”期間,廣州將開展全新的發展格局,形成“一江兩岸三帶、三大戰略樞紐、多點支撐”的發展格局,重點打造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國際金融城、珠江新城融合發展的黃金三角區。
構建一江兩岸三帶,就是以珠江為紐帶,把沿岸的優勢資源、創新要素串珠成鏈,構筑兩岸經濟帶、創新帶和景觀帶。總體布局上,聚焦珠江、流溪河、增江和東江水道沿岸一定范圍,實施珠江沿岸整體規劃,構筑獨具特色的經濟帶、創新帶和景觀帶。
另外,要著力建設國際航運樞紐、國際航空樞紐、國際科技創新樞紐三大戰略樞紐。國際航運樞紐方面,主要依托南沙新區、廣州港建設,加快自貿試驗區發展,升級改造黃埔臨港經濟區;國際航空樞紐方面,主要依托白云國際機場建設,大力發展臨空經濟,努力建設國家級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國際科技創新樞紐方面,主要依托以廣州高新區、中新廣州知識城、科學城、民營科技園、智慧城、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等為核心的科技創新走廊建設,加快建設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核心區。
值得關注的是,廣州“十三五”規劃提出要加快推進天河智慧城、白云新城、白鵝潭經濟圈、黃埔臨港經濟區、北京路文化旅游核心區、廣州北站、國際創新城、南站商務區等一批重點功能區,打造高端產業、高端人才、高端服務、高端環境、高端生活的重要平臺,形成廣州總部、金融、科技集聚區。
特別是高水平規劃建設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通過阿里巴巴、騰訊等十幾家互聯網領軍企業的投資帶動,迅速促進互聯網產業鏈拓展延伸,加快形成“互聯網+”創新產業集群。
此外,為適應新的發展階段和功能定位要求,廣州將進一步把有市場、有技術、有基礎、有潛力的產業明確為支柱產業重點扶持發展,特別是服務業領域中的金融、現代商貿、現代物流、信息服務、科技服務等產業,爭取到2020年實現“2個70%”(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70%,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比重達到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