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激勵了眾多90后和大學生投身創業大潮,兼職貓創始人王銳旭就曾以這一標簽身份走進中南海被李克強總理接見。但就是這樣一個被視為成功的90后大學生創業典型,也并不建議大學生盲目創業,而是希望他們在創業之前能更多地接觸社會,做好規劃。
“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激勵了眾多90后和大學生投身創業大潮,兼職貓創始人王銳旭就曾以這一標簽身份走進中南海被李克強總理接見。但就是這樣一個被視為成功的90后大學生創業典型,也并不建議大學生盲目創業,而是希望他們在創業之前能更多地接觸社會,做好規劃。
受創業基因熏陶的潮汕仔
創業似乎是潮汕人天生的基因,對于王銳旭來說,這種基因在遇到特殊情況下自然而然地迸發出來,發揮力量和作用。“我的父母也是創業者,家里開一個毛紡廠,”在父母廠里,他逐漸認識到企業管理的重要性,“我覺得廠里的工人的管理、包括經營過程中財務賬務,都有待提高。”小小年紀,他也會給父母提一些建議。
不過,盡管大家都很努力,依然沒有挽救回這家小工廠,在王銳旭讀大學時,工廠破產,他的生活也陷入了窘境。“那時出來打工意味著生存,我得賺自己的生活費。”他做了很多兼職,派傳單、做保安,擺地攤,做促銷,都是希望能掙到錢。“我覺得我已經是成年人了,不能再向家里要錢了”。
讓大學生找兼職不再難
現在兼職貓的估值已過億,不過,這距離王銳旭小打小鬧的創業折騰也已經快四年了。
2011年,那是他在大學校園創業的初創年,從小熏陶出的創業基因這時發揮作用了。“雖然創業沒想好一定往哪個方向,但會把自己的一個個創業目標分解出來:未來一年和三年都需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什么時候儲備資金和人才,賺來的錢是留下來進行資金積累還是分紅獎勵。”當時,這個學生小團隊已開始進行公司化的運作,一方面陸陸續續接各種業務維持團隊的運營,另一方面在尋找長遠創業目標。
這樣運營了一年后,他們發現,他們接觸的公司都樂于給付錢去經營學生團體,給在校大學生做個兼職平臺的想法,就慢慢浮出水面。對于大學生找兼職,王銳旭就有切身的體會。一些釣魚中介、無良網站會利用大學生迫切需要掙錢的心里,提供虛假服務。
2014年初,做完深度市場調查后,兼職貓在手機移動端搭建了求職功能的APP,“我們先實現這樣的功能——讓學生在手機上找到靠譜的兼職。我們最初和一些大型企業和兼職網站合作,把崗位提供到上面,用戶看到信息可以電話報名。”雖然目前網上求職習慣用PC端的人還比較多,但兼職是個細分領域。“兼職的頻率會比較高,年輕人使用移動端求職會高出很多。”慢慢地,兼職貓在互聯網招聘市場逐漸脫穎而出。
盈利模式:兼職交易平臺
在盈利模式上,兼職貓連接的是大學生和有用工需求的企業,一端對學生群體是免費的,另一端是商家提供的付費服務。他分析說,現在一個月的人工成本在廣州至少4000-5000元,但用兼職貓,這個工資可以降到原來的三分之一。另外,包括社保五險一金之內的其他附帶成本,也無需企業負擔。受此吸引,兼職貓注冊的企業用戶已達15萬,除了大大小小的互聯網公司,還有大型連鎖公司、會展、廣告公司等等。
如果僅僅只提供這些服務,那么兼職貓就是一個信息中介平臺,現在,他們又走到了一個新的領域,“我的定義是兼職招聘的交易平臺,除了商家來這里招聘,商家也可以把招聘需求托管給兼職貓。我們提供更深層次的專業服務,除了招聘需求,還有人員處理把控、工資發放以及報稅環節”。
問答
我不贊成大學生盲目創業
羊城晚報:你自己是90后大學生創業,為什么不贊成90后大學生直接出來創業?
王銳旭:我并不鼓勵大學生創業,因為他們和與有工作經歷的人PK,劣勢太明顯了。我去做兼職貓時,其實已經經歷了很多,不是一個純粹的大學生創業了。
我的建議是,大學生有創業想法,一定要更早接觸社會,一定要去看更多東西,了解自己不知道的模塊,我也建議更多大學生去做兼職。其次,一定要提前做規劃,不要想創業就馬上去做。創業準備,在人、錢、項目這幾個方向,提前做鋪墊。最后,很多大學生把自己當成一個極客,而不是企業家。不要想用一個產品去改變世界。改變世界需要杠桿,這個杠桿就是企業。懂得和學好企業和公司的基本管理,才有可能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