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牛市到股災,不到1年時間,A股猶如坐了一圈過山車。復雜險峻的市場環境,最考驗基金公司及基金經理的真功夫。
有實力的基金公司,能經受住市場和時間的檢驗。融通基金便是典型的代表。
具體來看,融通基金旗下7只偏股型基金收益率超過30%。表現最為突出的是融通領先成長混合基金(下簡稱“融通領先成長”)和融通創業板指數基金(下簡稱“融通創業板”)。前者重倉成長股,今年截至11月27日收益率為69.09%,在446只同類產品中位居前10%。后者跟蹤創業板指數,年內收益率為66.55%,在同類產品中勇拔頭籌。
除上面兩只明星基金外,融通行業景氣、融通新藍籌、融通醫療保健行業、融通內需驅動以及融通健康產業的收益率也均在30%以上。
憑借優秀業績表現,融通偏股型基金成為《投資時報》和標點財經研究院聯袂推出的《2016基金資產配置報告》中,重點推薦的產品。
融通領先成長:與好公司一起成長
在今年上半年,融通領先成長實現了110.58%的收益率。即使是經歷過一輪股災后,融通領先成長依然表現出色。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27日,該基金年內總回報率達69.09%,在446只同類基金中,位居前10%。
融通領先成長的基金經理是劉格菘,畢業于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的經濟學博士,從本科時起就對互聯網行業情有獨鐘。劉格菘在基金公司擔任研究員后,更將對互聯網的熱愛與工作緊密結合起來。
早在2013年,他就旗幟鮮明地認為,移動互聯技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企業的經營環境和商業環境,也徹底改變了全球分工體系和客戶的需求響應機制,應該格外關注互聯網企業。正是憑借對互聯網的敏感與偏好,當年他在大熱的TMT行業發掘了不少牛股,并成長為基金經理。
2014年9月,受融通基金協同事業部制的吸引,劉格菘南下加盟融通基金,擔任融通領先成長基金基金經理。他成為融通基金推行協同事業部制后,成長起來的一批新銳基金經理的優秀代表。
目前,以劉格菘、蔣秀蕾、張延閩、楊博琳、付偉琦等為代表的新銳基金經理已經成為融通基金投研團隊的主力軍。據海通證券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融通基金旗下權益類基金絕對收益率排名、固定收益類基金絕對收益率排名,分別較去年提升15、30個名次。
在談及如何投資時,劉格菘對記者稱:“調研、重倉、守著不動,不賺博弈的錢,而是賺成長的錢,和好公司一起成長”。從融通領先成長基金的季報資料中,也可以清晰看出,劉格菘的投資管理風格的確如此。
融通領先成長2014年四季報顯示,劉格菘接手融通領先成長基金后,就開始圍繞成長主題建立組合。金固股份、東方網力、美亞光電首次進入融通領先的十大重倉股。
季報顯示,共有15只個股進入前三個季度的前十大重倉股行業。其中金固股份、得潤電子、鼎捷軟件、東方網力、美亞光電、天壕環境、怡亞通7只個股更是連續三個季度出現在該基金的十大重倉股行列,成為融通領先的核心持倉。
據統計,今年前三個季度融通領先成長前十大重倉股持倉比例分別為49.09%、68.13%、56.16%。
核心持股穩定,且持股相對集中,這也反映出劉格菘的投資風格,看好的公司,不僅敢重倉,而且拿得住。
劉格菘對于重倉的公司會一直跟蹤調研,從公司戰略到公司業績,劉格菘每隔半個月都會及時更新公司最新情況。
這些核心重倉股的表現十分優異。截至11月27日,其7只連續三季度重倉的個股中,怡亞通、得潤電子年內股價漲幅超過220%;金固股份、東方網力、鼎捷軟件3只個股年內股價翻倍,其中金固股份漲幅已接近200%;天壕環境、美亞光電年內則分別上漲88.58%、74.90%。
對于中長期的投資,劉格菘認為,將積極尋找未來3-5年能夠成長為新的支柱行業內的優秀公司,進行長期投資。按照企業家戰略、管理層執行力、所在行業細分市場空間、企業競爭力幾個角度,挖掘成長空間巨大的公司,伴隨公司成長并獲得長期投資回報。
對于即將到來的2016年,劉格菘更看好車聯網、汽車后市場、高鐵及高鐵后市場、新能源汽車、信息安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一代硬件、教育娛樂等行業。
融通創業板:三年回報率261.6%
今年以來,創業板的表現有目共睹。盡管股災期間創業板指數一度從高位回調52.96%,但反彈以來漲勢兇猛,年內漲幅高達80%,遠超其他股指。
創業板指數囊括了傳媒、計算機、醫藥生物、電子等新興產業。相對于市場其他主流指數如滬深300、中證500,創業板指數持有新興行業的比重最高,因此被看做是最具成長性、最能代表經濟轉型的指數。另一方面,創業板指數也是最具活力的指數,它的活力不僅來自新興行業,還有每個季度調整一次成分股。市場上最優秀的成長股可以更快地被創業板指數吸納。而其他主流指數如滬深300、中證500,均是半年調整一次成分股。所以創業板指數擁有全市場最有活力的成分股。
投資者耳熟能詳的大牛股東方財富、樂視網、華誼兄弟、機器人、碧水源、網宿科技等均為創業板指數的前十大重倉股,其前十大重倉股權重高達26.90%。這也就意味著,這些權重占比較高的上市公司,可以扛起創業板的大旗,其股價上漲可以帶動整個板塊。
緊跟創業板步伐的融通創業板指數基金,在同類產品中處于領漲地位。截至11月27日,融通創業板年內回報率達66.55%,在增強指數型基金中位居第一位。不僅短期領跑,該基金還是長跑好手,將考察時間延長至3年,其總回報率達到261.6%,依然是同類產品中的榜首。
融通創業板的基金經理李勇,有著11年證券從業經驗,2012年著手組建該基金。他指出,新興產業是產業升級和結構優化政策的主導方向之一,中國經濟要由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產業結構將由重化工業為主升級到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
展望2016年,李勇認為,“十三五”規劃將發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釋放經濟活力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之一,這表明新興產業仍是未來中長期的中國經濟的主要發展方向和新的增長點。未來將有大批的優秀公司成長起來,成為千億市值公司,成為轉型經濟的代表。因此,長期仍看好創業板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