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9月,重慶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1450億元,增長29%,全年將突破年初確定的目標1500億元,經濟增長“新引擎”平穩起步,步入加速發展階段。到2020年,產值總量或達1萬億元以上。
重慶三方面培育新興產業
1。整機與配套并重
構建優勢產業鏈條,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上中下游產業鏈集群,實現同類產品同類企業加速集聚。
2。生產與服務并舉
推動制造業與服務業良性互動,例如加快物聯網技術在工業、農業、環保等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入應用,同步促進產業發展與社會進步。
3。產業空間集中
引導新興產業空間集聚,形成兩江新區(電子核心部件)、永川(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南岸(物聯網)、涪陵(頁巖氣)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
我市近日召開“全市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工作推進會”,市經信委主任郭堅表示,去年以來,重慶積極對接“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行動計劃,率先布局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并規劃從三方面引導實現集群化發展。
今年1~9月,我市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1450億元,增長29%,全年將突破年初確定的目標1500億元,經濟增長“新引擎”平穩起步,步入加速發展階段。到2020年,產值總量或達1萬億元以上。
兩江新區
龍頭帶動產業 2020年產值4000億
“除了圍繞重點產業做文章,我們還大力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生產服務業的集聚發展。”兩江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比如新能源和智能汽車,兩江新區推動長安等本地企業向新能源汽車轉型升級;同時支持長安福特等中外合資企業布局新能源車型。“到2020年,兩江新區規劃實現節能與新能源整車產量56萬輛,占兩江整車產量約18%。通過新能源汽車整車推動電池、電機、電控、總成系統等關鍵零部件聚集。”
再如顯示面板產業,圍繞京東方第8.5代液晶顯示面板生產線、萊寶高科5代觸摸屏生產線,已聚集美國康寧等配套企業近20家,已形成完整的顯示面板產業鏈。而智能裝備產業方面,目前,兩江機器人產業園已累計簽約項目18個,總投資約31億元。兩江航空產業園已引進瑞士皮拉圖斯固定翼飛機等9個航空項目,投資200億元的烏克蘭馬達西奇航空發動機項目年底將簽約并開工,航空產業初具雛形。
兩江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將通過龍頭企業支撐、招商項目驅動、產業鏈條促進,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力爭到2020年形成4000億元產值,占全市比重約40%。”
高新區
集群效應初顯新興產業貢獻兩成
如今,重慶高新區科技創新聚集發展效應逐漸顯現。高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透露,今年高新區新引進16個項目,其中11個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今年前三季度,規上工業產值戰略性新興產業貢獻占比達20%,到明年預計超過30%。
高新區正成為全球科技創新企業的聚集地。該負責人透露,蘋果公司科技新部件“I/O接口”的供應商、全球Type C連接器的標準制定者,國睿思科技公司中國研發中心今年將落戶。全球第二大芯片公司臺聯電大中華區硅智財研發暨設計服務中心落戶,將研發設計全球最有發展潛力的個性化芯片。
該負責人表示,高新區“三次創業”以來,突出“高”、“新”特點,積極壯大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大力發展以石墨烯為重點的碳產業、亞微米銅基粉等新材料產業,重點打造了以電子信息為支柱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高技術服務為優勢產業,現代商貿物流、節能環保其它新興產業同步發展的“1+3+X”產業體系。在服務方面,高新區全力助推企業進入多層次資本市場,11家企業在新三板掛牌,數量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