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市場在經歷11月份小幅調整后重歸平淡。對于今年底和明年初的債市行情,我們保持謹慎樂觀態度。
債券市場在經歷11月份小幅調整之后重歸平淡。對于今年底和明年初的債市行情,我們保持謹慎樂觀態度。
首先,12月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給予人民幣儲備貨幣地位。人民幣加入SDR已做好充分準備,從匯率波動幅度變大到資本項目可兌換的推進,都充分顯示中國推動匯率改革的決心。中國在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中的比重日益加重,人民幣和人民幣資產的需求日益提升。人民幣加入SDR,對匯率和人民幣資產將產生深遠影響。對于債券市場而言,我們認為這一影響是積極的。
一是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后,國際經濟體對人民幣資產的需求提升。在一國的外儲中占比最大的就是債券資產,而資本項目開放首先會從債券市場開始,這將為債券市場帶來新增資金,利率債將面臨巨大的配置需求。二是人民幣加入SDR,加大貨幣需求,避險資金也會更多選擇人民幣,在未來中長期內促進人民幣幣值保持強勢,實際有效匯率面臨升值。這將對債市流動性有正面意義。三是明年匯率強勢,在美元升值的大背景下,意味著人民幣將對美元保持小幅貶值,但對歐元、日元等主要貨幣依然升值較多,這對債券基本面是更為有利支撐。
其次,年底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加息的直接影響是資本流動的變化,由于中美利差變化,資金更多地追逐美元。但這一沖擊經過美聯儲從去年以來的反復預期引導,已經逐步弱化。從美國經濟數據和通脹數據來看,加息基礎并不十分牢靠。美國三季度GDP增速明顯回落,環比折年率1.5%,而前值3.9%,ISM制造業與服務業PMI也全面下降,經濟復蘇勢頭并不明顯。本次加息距離第二次加息的時間窗口會比較長,加息后大宗商品可能反而會有反彈。考慮到國內流動性管理工具的使用頻率加大,利率走廊的建設以及MLF、準備金空間依然很大,美國加息對債市負面影響較為有限。
此外,資金利率的波動是一個風險因素。年底貨幣市場往往會有資金面擾動,但今年與往年不同的是流動性一直很充裕,回購利率波動較小,全年基本保持在2-2.5%之間,央行對短期利率的引導作用在加強。雖然有新股發行,但以后新股會采用新規發行,吸金能力較之過去大為降低,因此預計對資金面的擾動較往年小。
總之,經過11月份小幅調整后,債券的配置價值有所提升。隨著資金面和國際市場擾動趨于明朗,年底可能迎來機構備戰明年的配置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