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未來極為不確定時該如何投資?】股票是關于未來的,投資本身就意味著對未來的判斷。
股票是關于未來的,投資本身就意味著對未來的判斷。
投資就是對未來的預測?
預測還是猜測,什么才是可靠的預測?任何投資決策,或多或少都有對未來的預測成分。根據過去預測未來,那么過去的歷史信息必須能夠決定未來的走向。
但是,歷史并不一定能夠告訴未來。只有對內在機理洞悉的前提下,預測才有意義。鐵球拋上天,只要很少的數據,根據牛頓定律就可以預測鐵球見頂落地的全部軌跡。這里面,牛頓定律是關鍵,而不是鐵球之前的歷史運動軌跡。
對企業的估值本身就包含了對企業未來盈利的大致預測,在沒有更多信息的情況下,大多數人用的是歷史數據外推,或者跟著管理層的預測走。但是這種線性外推往往不靠譜,只適用于業績非常穩定的企業。而企業的商業模式才揭示了企業的內在機理,商業模式分析加行業分析可能才更靠譜些。
對股市的預測就涉及到股市運行的內在機理,如果股市是隨機漫步的幾何分形布朗運動,那么在這樣的機理之上,任何預測都是毫無意義的。但是,如果在異常情況下,股市偏離了隨機漫步的狀態,而且這種狀態的內在機理是清楚的,那么預測就成為了可能。
均線等技術分析的方法萬變不離其宗,都是用歷史預測未來。但是,如果沒有對系統內部運行機理的深入理解,簡單歷史外推無法預測未來。在這方面,好的量化模型如果能在機理層面上具有解釋能力,那么就有一定的優勢。
預測未來靠不靠譜?
但是,為什么大多數精確的數據挖掘型量化模型總不能長久,而索羅斯模糊的“反身性”模型卻長盛不衰?這其實又回到了預測是否揭示了系統運行的內在機理問題。數據挖掘獲得的模型,基于歸納法,從機理上不一定能洞悉市場的運作,也不一定是長久的。而索羅斯的“反身性”模型根植于人性,是人與市場互動的規律。
索羅斯的洞察力與直覺異于常人。當他意識到預期與現實形成了反身互動,形成了嚴重路徑依賴時,就可以大概率預測未來市場的走勢。
他的預測不僅基于歷史數據,更是對市場內在機理的洞察,因此才有很大的勝率,才會有常年的超高回報。而如果沒有他那樣的天賦,另辟蹊徑,用數學的方式確認反身性的存在,也能做出大概率預測。
為什么量化模型只有在5%的時間里可以預測市場?因為金融市場是一個歷史進程,充滿各種可能,在大部分時間里,歷史是隨機決定的。但是,當預期與現實形成了反身互動,形成了路徑依賴(如這次A股的融資杠桿),預測就成為了可能。路徑依賴的越嚴重,模型預測的越準確。
對于投資者來說,不僅直接的投資需要一定的預測,委托基金經理替自己投資也需要預測基金經理的未來業績。在2010年巴菲特致股東信中,他寫到:
“很容易找到很多有著近期優秀業績紀錄的投資經理。但是,歷史結果雖然重要,但并不足以判斷未來業績。業績是如何取得的至關重要,還有其對風險(完全不應該用學術界太多人選擇的Beta來衡量)的理解和敏感程度。關于風險,我們尋找的人需要有一種難以衡量的技巧:能夠預見前所未見的經濟情況的影響。”
這段話闡述了巴菲特自己尋找基金經理的主要考慮與標準,反映了一個投資業界的老手如何評價和尋找基金經理。
說到底,其實還是預測的核心問題,僅僅根據歷史外推,而沒有對內在機理的深入了解,無法形成對未來的正確判斷。判斷一個投資經理也是如此,僅靠歷史業績不夠,還要深入了解其行為方式,尤其是對風險的理解和敏感程度。而基金經理判斷風險也不能簡單根據歷史外推,而是要對經濟內在的機理有深入的洞見,才能預見到前所未見的風險。
信息的本質就是不可預測。兩個人對話,如果已知對方要說些什么,那么對話并不提供太多信息,是Confirmation而不是Information.
一個人在市場中投資,就如同與市場對話。市場上的突發事件,是新的信息,無法預測,除非有人提前知道了信息,提前行動,擾動了市場。這種擾動用模型完全可測(SEC抓內幕交易就是用的類似的算法).
未來極不確定,該怎么投資?
當未來難以預測,極不確定,有太多未知因素時,應該怎么投資?
首先,你需要有長線的資金,必須能夠度過即使最動蕩的時期。
其次,你的倉位不能太重,無論是長倉還是短倉。為什么市場劇烈波動時不宜“富貴險中求”加大倉位?從數學上看,根據凱利判據,倉位由預期回報與不確定性的比決定。市場劇烈震蕩,不確定性極高,遠遠超過預期回報,而且人類總有高估預期回報的傾向。
因此,倉位應該極低,甚至為零。從人性看,劇烈震蕩會讓人陷入貪婪與恐懼,被自己的潛意識控制,容易做傻事,把賬面損失變成真損失。
當未來動蕩時,不確定性急劇升高,而你的投資優勢則不可能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急劇升高,所以總體的倉位方向應該降低。當市場太瘋狂時,惹不起一定要躲的起。
第三,市場的不確定性隨時間變化,時間越短,不確定性越大,時間越長,不確定性逐漸降低。因此,如果抓住長期確定性的因素,來進行長期投資,投資的總體確定性才會高。長期確定性的因素:
一,基本面,處于穩定增長的行業,而且行業格局良性穩定,這樣有競爭力,有護城河,有好的商業模式的好公司是確定的。
二,在好公司基礎上,公司的估值足夠便宜,有足夠的安全邊際能保證度過市場的動蕩。
冬天來了,熊選擇冬眠,大雁選擇遷徙,每一種動物都有自己的選擇。這其實是過去千百萬年的大自然選擇了他們,而他們以自己不同的方式適應自然。當面臨極為不確定的未來時,一如既往,不做選擇,其實也是一種選擇,往往也意味著被自然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