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的父愛和責任,沖破了國界和文化背景差異讓無數人動容,卻也引來網友熱議,解讀為避稅,旋即被譏為境界不高。
12月1日,臉書創辦人扎克伯格的女兒誕生,當即扎克伯格承諾將99%的臉書股份(約450億美元)捐贈給慈善機構。消息傳出,有評論說這是逃稅之舉。對此,馬來西亞《南洋商報》7日社論稱,以逃稅來看待富豪們的慈善舉動,是一種狹隘;而執著于尋找別人做事的目的或動機,卻無視基本事實,只能產生偏見。站在道德高地指責這樣的慈善不夠純粹,是不需要的。
文章摘編如下:
扎克伯格的父愛和責任,沖破了國界和文化背景差異讓無數人動容,卻也引來網友熱議,解讀為避稅,旋即被譏為境界不高。
也有評論認為扎克伯格捐款做慈善基金的確是避稅,不必諱言。在美國,美國法律規定遺產稅率最高達55%,但企業和民眾捐款捐物可享受數額不小的減免稅,其目的就是為了鼓勵慈善;因此,設立慈善基金避稅是一種公開而又合法的制度安排,既能贏得好名聲,還能讓子孫后代實際受益,兩全其美。
扎克伯格宣布捐出的99%臉書股份做慈善,目前市值約450億美元。有網友為扎克伯格算賬:如果沒有捐款,他女兒將最終得到1968億美元;通過慈善基金避稅并投資,其女兒就會得到2577億美元。
其實,很多人都把家族信托和慈善基金的概念混淆了。
從扎克伯格的表述來看,從一開始,他要做的就是一個LLC架構的公司制法人慈善組織,而非家族信托基金,所以,未來他的女兒是無法獲得財富傳承的。
這種非一次性的捐贈,是屬于細水長流型的,而且經過測算確保不會輕易影響公司股票市值產生波動;而且,如果扎克伯格捐給基金會的股票不被拋售,投票權仍在扎克伯格手里,公司運作不會受影響。
在被質疑捐贈實為避稅之后,扎克伯格發聲澄清,因為設立的是LLC基金,不會享受任何減稅利益,并且該付的稅還是會付。
扎克伯格捐獻巨款旨在提倡平等及兒童權益,要為女兒打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耐心細讀其寫給女兒的長信———“我們愛你,為了你、為了所有的孩子,我們肩負巨大的責任為你們創造一個更好的世界”。
這是一個父親面對襁褓中的新生嬰兒,其言辭發自肺腑的真誠。他以真金白銀的方式,袒露一顆赤子之心,感染打動了全世界很多人。
這一事件反映網絡世界里,許多人只求快速,不實事求是,上網態度的一面;不細讀扎克伯格發布的原文,寧可縱容自我概念被混淆,形成網上胡謅,是時下的一種全球歪風。
在美國,不少富豪對于遺產稅,并不像局外人想象般抗拒。小布什上臺后,曾準備推動逐步取消遺產稅,可當時120名美國富豪聯名反對,理由是取消遺產稅會損害公益事業,擴大貧富鴻溝。
以逃稅來看待富豪們的慈善舉動,是一種狹隘;而執著于尋找別人做事的目的或動機,卻無視基本事實,只能產生偏見。站在道德高地指責這樣的慈善不夠純粹,是不需要的。
即使沒有把避下來的稅都拿去幫人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避稅而覺得扎克伯格此舉不夠偉大與前一陣去馬云微博逼捐,都是可笑的行為。
美國鋼鐵巨頭卡內基說:“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美國富人熱衷于捐贈,有其社會氛圍,也與美國的制度驅動有關,值得各國借鑒。對于慈善事業,應該論跡不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