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清撤資 今麥郎“失血”】近日,日清撤資今麥郎一度成為焦點,這個著名的中日食品合作企業曾以互補的合作方式獨創中國方便面一大品類——今麥郎彈面。然而,10余年合作最終還是“分手”收場。
近日,日清撤資今麥郎一度成為焦點,這個著名的中日食品合作企業曾以互補的合作方式獨創中國方便面一大品類——今麥郎彈面。然而,10余年合作最終還是“分手”收場。如今,日清早已自立門戶進軍高端面市場。而今麥郎,失去了“國際友人”的幫助,考驗的則是自我造血的功能。
日清“抽血”
離日清食品控股(以下簡稱“日清”)宣布退出中國方便面合資企業已經有10余天時間,今麥郎官方網頁顯示的依然是“今麥郎日清食品有限公司”。
這是一家成立于2011年8月的公司,股東有三家,分別是今麥郎食品有限公司、河北今麥郎紙品有限公司以及日清食品有限公司,三者股權比例分別為64.29%、21.43%、14.29%。
大約10天前,日清方宣布,退出其在中國的方便面合資業務,其在合資企業的持股將出售給合作伙伴,出售額約為86億日元,相當于4.5億元人民幣。日清出售的股權,將由今麥郎回購。
日清提到的合資企業即為日清與今麥郎食品一起在中國投資成立的企業。2004年,日清宣布入股今麥郎食品有限公司,當時注資1.05億元,占股14.93%。此外,日清在當年還向今麥郎紙品有限公司注資584.5萬元,占股依然為14.93%。
幾乎從日清入股今麥郎伊始,張琳(化名)就開始為這兩家公司的合作業務提供相關服務。他告訴新金融觀察記者,雙方的合作方式主要是,日清向今麥郎提供方便面生產技術以及先進的管理經驗,今麥郎則負責生產和銷售。
7年后,雙方合資成立了今麥郎日清食品有限公司。
張琳認為,在這個過程中,日清對今麥郎的幫助非常大,它幫助今麥郎研發既有國際口味又接地氣的產品,今麥郎突破地域性,成為全國性品牌。
然而,今天的日清卻宣布,出售其在與今麥郎合資公司中的股份。據了解,日清將出售股份正是包括上面提到的今麥郎日清食品有限公司、今麥郎食品有限公司、河北今麥郎紙品有限公司三家公司的股份。而出售完這部分股份,就意味著日清全部退出今麥郎。
“對于今麥郎來說,日清對他們的影響其實早已經深入骨髓。”一國內知名方便面企業負責人表示。他認為,對于日清撤出今麥郎一事,本來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割肉賣錢”,一種是“抽血賣錢”。割肉賣錢是指今麥郎用分工廠、辦公大樓等土地、實物資產來抵消日清的股份。而抽血賣錢,是指日清直接抽走合資公司的資金。
日清選擇了后者。
早有嫌隙
事實上,日清想從今麥郎撤股早在兩年多前就已經在方便面圈內傳開。
上述方便面企業負責人曾向新金融觀察記者表示,有日清方面人員在一次業內交流會上坦言,近幾年,跟今麥郎的合資公司賬面資金處于虧損狀態,加上合作之初,日清對今麥郎寄予厚望,希望今麥郎在雙方共同運作下,成為中國方便面市場數一數二的品牌,但是,經過幾年的市場競爭,今麥郎在市場中一直維持在中低端市場,很難在高端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雙方合作后期差距也越來越大,今麥郎始終難以走上高端路線,但是日清追求食品品質,堅持走高端路線。
張琳表示,他自己就親身經歷過雙方合作失敗的一次。近幾年,價位處于中高端的小碗面逐漸在市場嶄露頭角,日清希望跟今麥郎合作推中高端的小碗面。但是市場驗證,沒有成功。
合作失敗后的日清干脆自己獨立運作小碗面,重點打造一個小碗面品牌“合味道”。目前,已經在上海、廣東成立生產基地,另外,在福建也成立了新工廠,計劃明年投產。最新消息顯示,該品牌又在浙江平湖市增加一個生產基地。
日清方面表示,“合味道”銷售額正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長。
對于日清撤資,新金融觀察記者曾聯系今麥郎方面,沒有得到回復。
張琳認為:“日清撤資對今麥郎絕對是損失,而且在外界看來撤資事件的核心應該是日清,但實際上核心在今麥郎。”
他表示,他所在的公司近幾年都對今麥郎方便面業務、奶茶業務做過核算。
“今麥郎的廣告媒體投放量相對較少,根據我們的核算,起碼方便面業務沒有虧損,反而利潤不低。”
但日清撤資已成定局,他曾表示為今麥郎感到可惜。
“損失至少有三點。第一,中日韓關系日漸友好,相互之間合資企業越來越多,機會也越來越多,但是今麥郎卻在這個背景下失去了日清,等于自己關閉了一扇本來對自己敞開的國際大門。第二,日清撤資,毫無疑問對今麥郎的估值將大打折扣。第三,隨著日清撤資,原來的團隊面臨打亂或者解散,團隊凝聚力下降,這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方便面行業里,也是致命的打擊。”張琳說。
正如他所說,新金融觀察記者查閱今麥郎食品銷售分公司的工商資料,確實有相關銷售公司退出、吊銷營業執照。
如今,宣布撤資之后的日清在高端方便面市場已經展現出自己的單打獨斗的決心和實力,但是今麥郎還沒有任何新的表現。
在張琳看來,除非有新的資本注入,否則今麥郎可能很難獨自挺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