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拉升收復3500點】兩市午后開盤維持低位震蕩,盤中網絡安全板塊異動,板塊整體漲近2%,帶動兩市跌幅收窄,滬指收復3500點。截至發稿,滬指報3503.13點,跌0.96%;創業板跌0.45%。
12月8日下午消息,兩市午后開盤維持低位震蕩,盤中網絡安全板塊異動,板塊整體漲近2%,帶動兩市跌幅收窄,滬指收復3500點。截至發稿,滬指報3503.13點,跌0.96%;創業板跌0.45%。
本周陸續開始新股申購,分析人士預測此輪新股申購將凍結3萬億元。
消息面上,北京首發霧霾紅色警報,倒逼電動車加快布局;油價暴跌5.8%創近7年新低;兩融余額連續3日下降;11月外儲大降872億美元,引降準猜想;保險資金大舉涉足房地產將成趨勢;國新辦8日上午新聞發布會介紹加快發展體育產業情況;安記食品等6只新股周三上市交易。
【機構論市】
險資:12月暫緩加倉 明年初或加倉
由于臨近年底,大中型保險機構普遍進入利潤兌現期,操作上偏審慎。不過,在近期制定2016年投資計劃時,大部分保險機構在謹慎情緒中透著樂觀,表示明年初可能會加大權益資產配置比例。
在與多位保險公司投資經理交流后獲悉,他們最近的操作策略是12月暫緩加倉,將手中浮盈較豐厚的個股陸續進行減持,落袋為安,而對浮盈較少的大盤藍籌股則選擇繼續持有。與基金公司打響年末規模沖刺戰所不同,除非是遇到確定性的大行情出現,否則追求絕對投資收益的保險公司年末通常會選擇鎖定利潤。
“從資金面看,目前仍是存量博弈,暫不能判斷二八風格切換是否能夠持續,大盤可能還會進一步消化整理格局,年底前大盤一口氣再漲回來并直接再創新高的概率可能不大。所以在這樣的預判之下,我們12月不會明顯抬升權益倉位水平。”一家大型保險機構投資經理如是告訴記者。
與此同時,各大保險機構也均開始擬定明年投資計劃。不過,和人氣爆棚的券商年度策略會相比,保險機構的投資策略會依舊秘而不宣。
記者從多位業內人士處獲悉,主流保險機構紛紛于近期或將于近期召開投資策略閉門會,定調明年投資戰略。目前他們的初步判斷是:在經濟形勢無顯著變壞、市場利率持續下行不變的前提下,明年大盤存在創新高的可能性。
從目前記者了解的情況來看,盡管對眼下行情表現謹慎,但對于明年行情,不少保險公司心懷期待。“我們確實最近在做大類資產配置決策,由于看好明年年初行情,加之保險公司每年都有集體沖刺保費‘開門紅’的行業慣例,預計明年1月開始保險資金增量資金將陸續進場。”一家滬上保險機構投資部人士如是透露。
在具體板塊上,多位保險機構投資人士表示,隨著政策紅利持續落地,央企改革正在邁入加速期,在即將到來的2016年,“混改”主題依然值得持續關注。“與此同時,各大機構投資者也預計決策層將加大對基建項目的財政和信貸支持力度,國企改革有望取得顯著突破,這個板塊存在良機。尤其是一些傳統周期性行業產能嚴重過剩,企業仍面臨高額債務,在這種形勢下,國企改革可能會加速且更有效率。”
此外,根據保險公司的內部定調,2016年大消費概念依然會是保險資金首選的配置品種之一。一家保險公司投資部人士直言,雖然眼下市場普遍預期2016年上市公司凈利潤增速整體會有下滑,但大消費板塊盈利增長仍然可觀。“不過,隨著消費結構的變遷,未來可能會更加關注和挖掘這一領域中的一些成長股或價值股,比如文化娛樂、醫療保健、在線移動購物等可選及服務性消費領域。”
其中,與醫療養老服務相關的細分消費領域,受到了越來越多包括保險資金在內的機構投資者的關注。多位保險公司投資部人士告訴記者,“中國整體經濟結構的變化所帶來的局部性成長領域可能將是明年的一大投資機會。比如與醫療養老服務相關的標的:保險、大健康、養老住宅、養老軟件及信息系統、醫護服務、老年金融等細分領域的成長股值得仔細研究。”
上述保險投資圈人士直言,對于其中一些優質標的股,完全值得中長期布局。事實上,不只在二級市場,在一級市場領域,各機構也都在爭相布局與醫療養老服務相關的領域,動輒砸下數十億數百億真金白銀。(來源:上海證券報)
今日要聞>>>
新一輪新股申購或凍資3萬億
高層聲音>>>
習近平提4個殲滅戰 樓市去庫存位列其中
央行動態>>>
央行今日將進行100億元逆回購 本周800億到期
異動板塊>>>
銀行股估值集體異動揭秘:機構“交火” QFII換籌
專家點評>>>
李迅雷:牛短熊長是對A股誤判 散戶虧錢主因是高頻交易
機構論市>>>
險資:12月暫緩加倉 明年初或加倉
券商策略>>>
券商策略周報:市場或陰雨綿綿 一顆紅心兩手準備
個股點睛>>>
三公司提年度分配預案 炒作高送轉個股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