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加息的腳步越來越近,人民幣匯率是否會遭遇大幅貶值,資本是否加速外流?上述一系列敏感問題隨著中國外匯儲備11月再現大規模縮水,而再度成為市場焦點。
美聯儲加息的腳步越來越近,人民幣匯率是否會遭遇大幅貶值,資本是否加速外流?上述一系列敏感問題隨著中國外匯儲備11月再現大規模縮水,而再度成為市場焦點。
12月7日,在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公布11月外匯儲備下降872.23億美元后,更多反映海外市場對人民幣匯率預期的離岸市場出現大幅貶值:一度貶值超過300個基點,而日內6.4746的最低點距離“8·11”匯改以來6.4971的最低位,僅有不到200個基點的差距。
11月外匯儲備縮水或只是個導火索,距離美聯儲本月的議息決議公布時間(北京時間12月17日)所剩不多,全球寬松流動性的拐點或將來臨。
一系列跡象表明,美聯儲在即將到來的議息會議上加息已經板上釘釘:美國11月非農就業人口增長21.1萬,大幅好于預期;此前公布的美聯儲10月貼現利率會議的紀要文件顯示,支持將貼現率從當前的0.75%上調至1%的地區主席人數增加至9人;美聯儲主席耶倫也在12月4日明確表示,“美國經濟已取得很大進展,推遲加息太久則會存在未來突然緊縮的風險”。
海通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姜超指出,考慮到美元在全球的霸主地位,幾乎一半以上的貨幣都和美元掛鉤,美元在外匯儲備、外匯交易中的占比都在50%以上,因此美國加息意味著金融危機以后的全球寬松流動性面臨拐點。
他同時指出,美國以往幾乎每次開始加息以后,無論發達經濟體還是新興市場,股市無一例外均面臨短期下跌,說明美國加息是2016年全球資本市場最大的風險,需要小心應對。
連國家外匯管理局都表示,美聯儲貨幣政策,特別是處在加息通道前夕時,對國際經濟以及新興市場的影響確實不小,但這種影響也不能過度解讀,加息并不意味著全球經濟崩潰或者整個資金都流向美國。
伴隨著美聯儲加息美元走高,中國外匯儲備進一步減少也幾乎不可避免。野村證券預計,預計12月中國外匯儲備仍有可能進一步下降,今年年底前在岸人民幣兌美元至6.5.
值得一提的是,影響中國跨境資金流動的,不僅僅是即將加息的美聯儲,還有已經進一步祭出寬松政策的歐洲央行。
市場本來寄望歐洲和日本在2016年加大寬松規模,至少可以部分對沖美國加息的影響。
然后,歐洲央行在12月3日給出的寬松政策并未給市場帶來驚喜,有分析指出,如果歐洲經濟也明顯改善,導致歐洲寬松低于預期,那么全球流動性的相對緊縮程度可能會超預期。
影響人民幣接下來走勢的,除了跨境資金流動這一國際因素外,在人民幣如愿加入SDR(特別提款權)后,央行對人民幣匯率的態度同樣至關重要。
此前,包括美銀美林和巴克萊在內的國際投行預計,人民幣會進一步貶值,因為隨著中國資本賬戶開放的程度增加,中國難以在降低利率的同時支撐人民幣匯率。
面對這一擔憂,央行副行長易綱在12月1日舉行的人民幣納入SDR吹風會上給出了明確答案。
面對人民幣加入SDR之后是不是人民幣匯率會貶值的疑問,易綱稱,這種擔心是大可不必的,人民幣“入籃”以后,它對資本項目、對資金流動的影響是雙向的。
不過,央行也不會坐視人民幣劇烈波動不管。
“在盡可能的條件下,央行都會尊重市場供求關系的決定性作用。但如果這種波動超過一定的幅度,或者說有一些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討論的國際收支發生異動的情況下,或者是國際資本流動發生異動的情況下,那么央行還會果斷地進行適當的干預。”易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