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1月銅進口年率上升 鋁材出口居高位】由于我國經濟正處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調整時期,傳統工業發展困難正在日益凸顯,這也是造成銅需求持續回落的原因之一。(金理人)
周二(12月8日),倫敦基本金屬漲跌互現,國際銅價上漲0.7%,因美元下滑,但中國貿易數據不佳限制了漲幅,該數據燃點對全球最大銅消費國需求增長的擔憂。指標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三個月期銅收漲0.7%,報每噸4,587美元。三個月期鋁收低0.5%,報每噸1,477美元。期鋅收平在1,531美元,期鉛上漲0.6%,收報1,697美元。期錫下跌1.4%,報14,400美元。期鎳跌0.6%,報8,700美元。
中國海關周二公布,以美元計價,11月出口年率下降6.8%,進口年率下降8.7%。調查預估中值分別為下降5%和下降12.6%。當月貿易順差541.03億美元,不及路透預估中值647.5億美元。但中國11月銅進口年率上升10%,至46萬噸,因盡管需求增長緩慢,但銅價上月跌至六年半低點4,443.50美元,刺激了投機性賣盤。
T-Commodity董事總經理Gianclaudio Torlizzi說,“從進出口的增長來看,中國最新的貿易數據令人失望,是中國增長疲弱的最新信號,且對礦商來說不是好消息。人們需要補充庫存。但中長期需求前景仍然是偏空,因為基建支出仍然疲弱。”中國投資和工業生產數據將在周六公布,將提供中國工業金屬需求的進一步線索。美元下跌,使以美元計價商品對非美國企業來說更便宜。
數據顯示,11月中國進口未鍛造銅及銅材、進口銅精礦雙雙創年內月度新高,顯示出在11月銅價連續下行周期內,市場存在逢低買盤。在絕對價格處于年內低位,并且洋山銅溢價跌破70美元關口,而進口銅精礦TC持續運行在100美元上方的雙重價格吸引下,中國市場釋放出一定的備貨需求。而庫存方面,雖然自9月開始進口未鍛造銅及銅材持續運行在40萬噸以上的相對高位,而保稅區庫存自6月進入下行逍 ?道之后,9月開始止跌,但并未開啟新一輪顯著的庫存增長勢頭。整體上,保稅區庫存和上期所完稅庫存依然處于年內相對低值。由此可見,年末周期進口量的提升并未完全轉化為庫存形成供應壓力,預計存在終端消費市場備貨的情況。
交易商預計,在下周美聯儲貨幣政策會議結束前,金屬市場的交投將遲滯。中國海關周二稱,中國11月未鍛軋鋁及鋁材出口450,000噸,追平紀錄第二高水平,消息令鋁價承壓。法國興業在研究報告中說,“全球鋁市結構性供應過剩的情況已經持續了好幾年,沒有跡象顯示情況將很快扭轉,特別是因為中國供應過多和中國繼續出口鋁半成品。”
隨著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以及美聯儲加息的臨近,大宗商品市場似乎也在經歷著如同嚴寒一般的考驗。總體來看,雖然銅價算不上是跌幅最慘的品種,但近半年來的累計跌幅也達到了20%左右。統計數據顯示,截至昨日收盤,倫銅價格為每噸4557美元,創下6年半以來的新低。與此同時,11月份倫銅的下跌幅度高達10.57%,成為繼1月份倫銅單月下跌12.58%后的第二大單月跌幅。
此外,由于我國經濟正處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調整時期,傳統工業發展困難正在日益凸顯,這也是造成銅需求持續回落的原因之一。卓創資訊分析師表示。稍早之前,包括江西銅業、銅陵有色、云南銅業在內的中國10家銅冶煉企業于12月1日簽署了削減銅產量的聲明,并表示會在2016年將年產量削減35萬噸。參照國家統計局數據,本次減產規模約占我國今年銅總產量的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