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1月CPI持續徘徊在“1時代” 寬松將繼續加碼】周三(11月9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中國1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5%,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5.9%,CPI雖好于預期,但依然徘徊在“1時代”,而已經將近4年呈現負增長的PPI指數則繼續下探,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將繼續加碼。
周三(11月9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中國1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5%,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5.9%,CPI雖好于預期,但依然徘徊在“1時代”,而已經將近4年呈現負增長的PPI指數則繼續下探,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將繼續加碼。數據公布后,澳元兌美元0.7230一線反應平淡;現貨黃金、倫銅均小幅上漲;美油期貨38美元上方維持漲勢,布油期貨小幅上揚,現報40.84美元/盎司。
數據顯示,
中國11月CPI年率為1.5%,預期1.4%,前值1.3%。
中國11月PPI年率為-5.9%,預期-5.9%,前值-5.9%。
CPI年率
PPI年率
今年8月CPI指數,曾在被豬肉“帶領”著重返2時代,但很快便證明,這僅僅是曇花一現。在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低位震蕩和國內經濟較為疲弱的環境下,非食品價格缺乏上漲動力。當前原油價格仍在低位震蕩,燃油及石油制品相關產品價格同比持續負增長,分析師預計今年全年CPI平均漲幅將在1.4%至1.5%,遠低于年初預計目標。
隨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趨近底部,PPI降幅亦趨于探底,進而帶動整體低通脹壓力亦有所緩解。然而,實體經濟增長率持續下降,隨著PPI、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乃至工業企業利潤等數據先后公布,最終調控政策將不再保持觀望而是選擇繼續寬松。相對來說,再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的概率大于降低存貸款利率。
CPI、PPI趨穩并不支持宏觀調控政策繼續保持觀望,這主要是因為當前實體經濟的情況在持續惡化。考慮到實體經濟增長已下滑到底線附近,未來寬松政策還將繼續加碼,降息降準政策均有可能再次推出。同時,財政政策還會進一步發力。但這些政策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提升實體經濟投資積極性,仍需觀察。
此外,中國海關總署周日(12月8日)發布數據顯示,中國10月份貿易進出口數據持續疲軟,在全球經濟疲軟的背景下,中國的經濟仍然面臨下行壓力,政府或仍需進一步擴大寬松。
官方數據解讀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進行了解讀:
一、同比來看
從同比看,11月份CPI同比漲幅比上月擴大了0.2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和非食品價格同比分別上漲2.3%和1.1%,漲幅分別比上月擴大了0.4和0.2個百分點。部分分類價格同比漲幅相對較高,掛號診療費、豬肉、鮮菜、家庭服務、公共汽車票、理發、洗浴等價格同比分別上漲16.6%、13.9%、9.4%、7.3%、6.1%、5.2%和5.0%。
二、環比來看
從環比看,11月份CPI走勢平穩。食品中,11月份北方地區多雨雪天氣,影響了鮮菜、鮮果的生產和運輸,鮮菜和鮮果價格環比分別上漲2.8%和1.6%,合計影響CPI環比上漲0.12個百分點;豬肉和蛋價格環比分別下降2.8%和1.1%,合計影響CPI環比下降0.11個百分點。非食品中,旅游價格環比下降3.1%;國內成品油調價,汽、柴油價格環比分別下降1.5%和1.8%。
機構解讀: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梁紅在數據公布前指出
財政政策很可能會令中國在2016年穩定經濟增長承壓,2016年財政政策或在穩定經濟增長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用。形式可能包括降低實際稅負和增加政府支出。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指出,
CPI略高于市場預期;原因是惡劣天氣影響蔬菜水果運輸推高其價格,使得食品通脹超預期走高至2.3%;此外由于醫療服務等價格上漲,非食品通脹小幅提升;PPI降幅持平在-5.9%,石油加工金屬冶煉等重工業仍是通縮最深行業;表明經濟內通縮壓力絲毫不減,寬松仍是今明兩年必選。
駐北京的法國巴黎銀行宏觀經濟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陳興動指出,
工業需求大體上已經保持穩定,預期2016年1月份PPI同比數據將會有所改善,因為今年1月份的數據表現糟糕,明年政府將持續采取保增長措施。
數據公布后,澳元兌美元短線反應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