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8日)當經濟轉型升級、供給側改革、提振消費等成為中國經濟新的關鍵詞之時,商業地產“寒冬”似乎已不再是人們關注和擔憂的最大問題。
12月8日,2015觀點商業年會在廣州開幕,數百位參會嘉賓在“寒冬”中齊聚羊城,為商業“過冬”群策群力,一起用智慧與遠見為中國商業描繪美好的未來圖景。
此外,觀點商業年會現場舉行了盛大的“2015年度商業最佳表現獎”頒獎典禮。從運營商、商業項目、零售商和品牌商四個方面,尋找最具代表性和指標意義的商業項目、企業、品牌和團隊。
商業怎樣過冬?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會長、原建設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劉志峰在年會發表主旨演講暨開幕致辭時表示,商業地產一頭連著消費,一頭連著地產,是穩定消費和房地產業的重要力量,也是老百姓衣食住行緊密的聯合體。
“但是要正視商業地產發展所面臨的問題。” 劉志峰表示,商業地產開發經營管理等方面還缺乏經驗,城市發展缺少商業方面的設計、規劃,有些城市脫離實際消費水平,商業地產也沒有找到與互聯網產業的共贏模式。
針對“寒冬論”,廣州商業總會會長荀振英作出如下闡述:“有春夏就有秋冬,大海航行有波峰就有波谷,這是人的常態,也是商的常態,在遇到寒冬的時候,我們必然還能看到下一步的春天。所謂的‘寒冬論’,只是一個階段概念。”
中國購物中心委員會專家委員、廣東省流通業商會副會長楊軍艇則認為,商業地產寒冬,政府有不可推脫的責任,因此商業地產要“過冬”,政府首先要進行干預。
對于規劃問題及同質化等方面,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商業和旅游地產專業委員會秘書長蔡云認為,商業要克服低端化、克服粗制濫造,形成差異化供應,才是最佳出路。千萬不要怨聲載道,更重要的是積極應對市場,這是我們的唯一出路。
寶龍地產總裁許華芳在對話中談及“過冬”時也表示,冬天的環境下,更大程度上要看有沒有足夠資源過得更好,以迎接未來的春天。相信中國的大中產、大消費潛力是非常好的,關鍵看每個企業能不能把握住,分好這一塊蛋糕。
同樣顯現自信的還有五洲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裁舒策丸,他認為各個行業都有冬天和春天,商業地產的冬天也不是現在才到,好幾年前問題就存在了,關鍵是我們要怎么應對沖擊。
“如果簡單地定義現在就是冬天的話,我覺得可能有些過于謹慎了。” 印力集團首席財務官兼商業管理公司總經理李楚華持更樂觀的態度,他認為今年只是感覺到一點涼意,但不是一個冬天。
廣州凱德廣場?云尚總經理劉嘉也接著“寒冬”的話題指出,現在購物中心銷售下跌、租金下跌,但是人流量沒有下跌。顧客還是很需要商場的,作為經營者要發現顧客的其它需求,這是我們接下來要怎么迎接冬天的課題。
從年會傳出的信號可以看出,大多數商業地產開發運營商、品牌零售商等參會嘉賓,對于“冬天”并不太過悲觀,關鍵在于怎樣作出好的應對。這對于行業而言,是一個非常積極的態度。
互聯網怎樣+?
談及商業,必然離不開互聯網,互聯網時代的潮流早已不可阻擋。同時,傳統商業的轉型已經迫在眉睫,唯有主動融合互聯網思維,真正掌握互聯網思維的精髓,才能在新的競爭中贏得發展。
用萬達電影院線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曾光的話來說,就是“行業變局大勢已成,所有人都要面對現實,包括萬達也在轉型,在做各方面的嘗試”。
廣州萬科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衛東也表示出對互聯網十分積極的態度,認為“互聯網+”是一個非常明顯的趨勢,而且這個趨勢不可逆,要積極去融入,去擁抱。
萬達旗下飛凡網副總裁董小玲則指出,互聯網不是洪水猛獸,互聯網是去中心化的思維,有著更快速、更精準的數據化營銷的能力。同時,互聯網是一個開放和共享的平臺,所有實體商業都能在大數據共享環境下脫胎換骨、破繭重生。
對于五礦地產來說,轉型升級也是他們正在做的事情。五礦商業副總經理申智靈表示,五礦商業也會很好地利用互聯網,使它成為商場或者是住宅里面的標配,尤其是要注重場景、長期、品質、服務。
大地影院總經理于欣也認為,互聯網沖擊下,商業并沒有改變本質,只是對消費體驗的要求更高,這就提高了對購物中心的運營者以及品牌運營能力的要求。
“我特別喜歡‘融合’這個概念,電商和我們有供應、有競爭,但是也有融合。”卜蜂蓮花南區總經理陳斌則如是表示。
鉑濤集團希岸中國創新開發部總裁、華南大區市場開發部總裁戰明娟顯得更加自信十足,她指出,在過去10年,鉑濤已經將互聯網產品運用得非常獨到,用互聯網進行了傳播,擁有了會員,也進行了成本的控制。
在今天的商業江湖,傳統生產手段和商業模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五洲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裁舒策丸在演講時如是警示:“干掉你與你無關,最終干掉老牌汽車生產商的一定是谷歌、蘋果,甚至是樂視這些互聯網公司。傳統的商業生態將被徹底的顛覆,傳統的邊界被打破。”
經過幾年互聯網時代的探索,雖然仍然沒有絕對正確的模式可以借鑒,但商業行業已經充分認為到,對于互聯網不需要懼怕,更不用拒絕,關鍵是要用良好、寬容的心態,在做好自己的前提下擁抱互聯網,讓互聯網變為輔助,為自己服務。
用阿里巴巴城市生活事業部副總裁、喵街智能商業副總裁苗峰的觀點來說,則是線下的實體是永遠不會被線上替代,盡管阿里巴巴做得還不錯,但是仍然是敬畏線下的購物場景,消費者需要有線下的體驗。
“阿里巴巴研究的課題,就是如何用大數據、互聯網幫助線下實體轉型,同時能夠通過新的技術讓消費者逛街更爽、體驗更爽,從而大家能夠融合在一起。”
“冬天里的春天”
寒冬的侵襲并不是無法承受的,危機拐角往往便是難得的發展機遇,用一句我們耳熟能詳的的話來說,就是“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過去幾年,中國商業地產的發展令人炫目,速度之快,數量之多,投資之大,無法一一細數。
不管是外資巨鱷、國資企業、民營資本,還是開發商、零售商、品牌商、服務商、投資商,都為商業的興起與繁榮貢獻了自己的力量,成為了行業未來將更加努力前行的動力。
2016年漸行漸近,商業地產行業需要更多出色的項目和企業,在寒冬中逆勢而上,成為行業的榜樣和典范。
12月8日晚,2015觀點商業年會現場隆重舉行“2015年度商業最佳表現獎頒獎典禮”,表彰過去一年在中國商業地產領域最優秀的企業和團隊,期望他們的努力能為行業的發展帶來更多變化。
評選過程中,觀點地產新媒體放眼全國商業地產版圖,從運營商、商業項目、零售商和品牌商等多個方面,尋找最具代表性、最具指標意義的商業項目、企業、品牌和團隊。
我們相信,正是這些值得行業分享榮耀與經驗的企業、團隊、品牌和項目,在不斷深入詮釋著中國商業發展的意義。
在這里,贏得榮譽的有凝聚著開發企業、設計師及運營者努力的商業地產項目,有取得出色成績的院線品牌商,有傳統及轉型中的商超百貨,有知名品牌商、零售商,有越來越受歡迎的餐飲品牌,有尋求線上線下融合的電商品牌,也有新興的兒童業態等。
同樣的,更加不能缺少的是商業地產的投資主體發展商,商業地產熱潮在短短幾年中催生出不少為人稱道的優秀項目,背后離不開一大批發展商的努力。
所有獲獎項目、企業、品牌和團隊,代表了他們的付出及成就,但在商業寒冬的面前,行業仍然不能松懈。
不能否認,未來會涌現更多更出色的團隊,而我們也有理由相信,搶得先機者在未來或將更加出彩。
以下為“2015年度商業最佳表現獎”獲獎名單(按拼音排序,不分先后):
2015年度最佳商業綜合體
奧園國際中心
2015年度最佳商業項目
凱德廣場?云尚
2015年度最佳文創商業項目
融創?白象街
2015年度最佳創新旅游商業地產項目
金茂麗江J?LIFE
2015年度最佳電影院線品牌
萬達影院
2015年度最佳影院發展品牌
大地影院集團
2015年度最佳商超品牌
卜蜂蓮花
家樂福
沃爾瑪
2015年度最佳百貨品牌
COSCIA意大利奢侈品百貨
2015年度最佳兒童業態品牌
希樂城
2015年度最佳餐飲品牌
海底撈火鍋
麥當勞
王品臺塑牛排
永和豆漿
2015年度最佳高端飲用水品牌
西藏5100
2015年度中國最佳全渠道應用品牌
喵街
2015年度最佳商業服務開放平臺
飛凡
2015年度最佳商業發展商
寶龍地產控股有限公司
深圳美佳華實業有限公司
五洲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2015年度最佳商業管理模式
萬達商業管理有限公司
2015年度最佳商業模式
印力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