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12月9日)歐盤時間LME三個月期銅小幅回暖,目前徘徊在4609美元/噸附近。上期所2月銅期貨窄幅整理,報收35010元/噸。中國11月公布的數據依舊疲軟,經濟下行壓力不減,周三財政部宣布將調整部分進出口關稅,對國際銅價影響有限,市場期待政府出臺對金屬產業的扶持政策。
周二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雖然中國11月銅進口量大漲近10%,但中國11月貿易整體表現依然疲弱,給第4季經濟企穩的希望蒙上疑云,并給其主要貿易伙伴帶來壓力。
香港經紀商Argonaut Securities的分析師Helen Lau表示,并不認為這反映出消費需求增長。雖然汽車和房地產行業出現零星的復蘇,但不足以帶動銅價的全面反彈。目前還需要等一段時間。
Lau同時稱,中國11月銅進口的上升,源于年底前的金屬融資活動增加,而且本地和全球市場銅價的差異也鼓勵進口。
周三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11月中國CPI同比上漲1.5%,高于預期1.4%,前值為1.3%。11月PPI同比下降5.9%,連續第45個月下滑。預期下降6%,前值下降5.9%。
分析人士指出,CPI的回升屬于季節性回升,更能反映經濟周期性趨勢的PPI延續絕對價格水平下降趨勢,表明經濟下行壓力不減。
高盛預測未來3個月、6個月和12個月的銅價分別為每噸4800美元、4800美元和4500美元,風險偏于下檔。
中國財政部周三稱,自2016年1月1日起,將對進出口關稅進行部分調整,包括適度擴大日用消費品降稅范圍,適當降低生鐵、鋼坯等商品的出口關稅。
一位在亞洲的金屬行業高管表示,這或許暗示中國將有更多出口,未來可能引發貿易戰。
外界臆測中國可能對工業金屬產業進行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