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11月CPI同比漲幅小幅回升,但依舊處于“1”時代。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1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比持平,同比上漲1.5%,比10月回升0.2個百分點。
盡管11月CPI同比漲幅小幅回升,但依舊處于“1”時代。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1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比持平,同比上漲1.5%,比10月回升0.2個百分點。
“CPI止跌回升,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受天氣原因影響,鮮菜、鮮果價格上升明顯;二是家政服務、醫療保健等服務類價格有所回升;三是11月翹尾因素0.3%,比10月上升0.2個百分點。”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昨日對本報表示道,CPI當前處于低通脹水平,為政策向偏松調節提供了有效空間。未來CPI回升的動力不足,全年漲幅可能在1.4%-1.5%區間,顯著低于去年。明年CPI可能有所回升,但仍將保持低通脹格局。
此外,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5.9%,連續4個月低位持平,已經連續45個月負增長;環比下降0.5%,跌幅比10月擴大0.1個百分點。
劉學智認為,工業通縮壓力延續。“一方面資源能源相關行業價格跌幅加大,反映需求疲弱和去產能壓力較大;另一方面輸入性通縮壓力加大,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跌6.9%,跌幅大于產出價格。在輸入性通縮和去產能壓力延續的情況下,PPI跌勢仍將延續一段時間。未來需要采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效推進過剩行業產能調整,同時提升有效供給滿足消費需求和促進第三產業發展。2016年PPI負值可能逐步收縮。”
而招商證券宏觀研究主管分析師謝亞軒則指出,通脹溫和回升,PPI同比增速連續四月持平,繼續處在深度通縮區間。預計年前通脹依然會小幅走高,在1月觸及高點后逐漸回落。
“經濟仍處于長周期的底部,尚未看到明顯回升的動力,通脹也將繼續受到經濟拖累,預計2016年通脹全年為1.2%,走勢呈現‘V’字形,季度值分別為1.5%、1.3%、0.9%和1.2%。實際GDP走弱,PPI仍然在深度通縮區間,不過降幅會小幅收窄。從發達國家經驗來看,利率調控主要參考通脹水平,也會考慮產出缺口或者實際GDP水平。預計2016年降息兩次,基準利率在二三季度各有一次下調的可能。”謝亞軒進一步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