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非銀機構未雨綢繆開始囤積跨年長期資金,成交較前期略有升溫。
國債早評
周四,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三公布的11月CPI和PPI,并未給債市提供新的方向,加之續發行的10年期國債也落在預測值附近,銀行間債市現券收益率波動有限,利率互換和國債期貨也變化甚微。與收益率絕對值處于較低水平的長債相比,持續寬松的資金面令機構在年底前更青睞短券。當然,包括長債在內的任何明顯調整,都是為明年建倉布局的好時機。財政部上午招標續發行的280億元人民幣10年期固息國債,中標收益率2.9764%,符合此前2.98%的市場預測均值。銀行間市場周三主要回購利率多小跌,大行充分供給提供穩定保障,資金面寬松依舊。充裕流動性背景下,隔夜品種甚至不乏機構在減點融出。相較之下,不少非銀機構未雨綢繆開始囤積跨年長期資金,成交較前期略有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