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數據顯示,80%的人會在工作場景中用到微信,其中30%的人經常使用微信。
去年7 月,微信推出了企業號,宣布正式進入企業辦公市場。最近,它對外公開了自己這一年多來的業績數據。
數據顯示,微信企業號自去年9月18日正式上線以來,截至2015年11月底,企業數達60萬家,總用戶數達1,000萬人,日活躍用戶數則為200萬,整個11月份日消息總量平均達到1200萬條。
為什么微信也可以是個辦公工具?
在微信上推出企業號是微信創始人張小龍一直堅持要做的。
“小龍和我們都看到了用戶的需求,”微信開放平臺業務部副總經理孫劍暉說:“很多的用戶都在用服務號去管理員工或吸引消費者,但在服務號上有很多限制,他們就發郵件給微信團隊提出了需求。”最近,微信企業號還因此改進了三項新功能。
騰訊數據顯示,80%的人會在工作場景中用到微信,其中30%的人經常使用微信。“微信的6億活躍用戶,可能有四分之一用戶一天打開30次,一半(用戶)打開10次以上。”孫劍暉解釋道。
騰訊研究院也在調查中發現,無論是公務員、事業單位、企業單位還是自由職業等各類人群都已被微信工作場景中的朋友圈所覆蓋。
“幾乎每個人都在工作外使用微信,這意味著在這個平臺上做接口和應用,工作溝通會變得更順暢許多。”孫劍暉說。
以中原地產為例,目前中原地產將自己此前開發的5個APP接入到微信企業號平臺,用戶數增長10倍以上,日活躍率達90%。而此前,集團曾先后開發了10個APP,各個分公司都擁有自己的APP,但員工的安裝率和使用頻率卻普遍不高。
對此,孫劍暉表示:“因為幾乎沒有人愿意花費大量時間去學習使用一個與自己的應用習慣完全不同的新軟件。”
這個行業正在發熱,微信企業號的對手們?
除了微信推出的企業號,最近,騰訊在企業級市場上的動作還包括發布了在企業QQ 的基礎上的騰訊企點·協同,即強調辦公協作功能。
而更受熱議的則是阿里旗下釘釘也在今年9 月開始發力進入企業辦公市場。 根據數據顯示,目前,在阿里釘釘上的企業級用戶達85萬,入駐企業合作伙伴有50多家,300多家開發者相繼注冊。
孫劍暉認為,與釘釘的定位最大不同體現在微信企業號做的不是移動辦公工具。他說:“我們不是服務提供商,是‘連接器’。是通過開放平臺接入更多的第三方服務商來為企業用戶提供服務。”
有公開數據顯示,微信企業號目前擁有超過250家活躍的第三方服務商,開發出超過600個套件和3000多個應用,涉及領域包括校園、貿易物流、醫療醫院和房地產四類垂直行業。
孫劍暉也表示,微信企業號的目標用戶定位也不僅只局限企業,未來更多會是政府、學校、醫院和社會團體等。
天生的社交屬性,是好基因還是壞毛病?
具體而言,微信企業號基于自己天生的社交功能,還原了一個線下的管理場景:基于地理位置的搖一搖,就能打卡考勤;通過微信統一預定加班餐;收發公司快遞;以及用微信紅包獎勵員工。
上司們發紅包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種,但在孫劍暉看來,目的都為激勵員工。他補充說:“微信紅包也是一種工作方式,沒有一個員工不喜歡發紅包的老板。”
可當微信享受社交屬性帶來用戶紅利的同時也面臨著問題。工作和生活如何分清呢?
目前,很多人在微信上的消息很多來自老板,內容則都關于工作。
當微信真正實現無邊界辦公時,日常工作和私人生活可能更將無法區分。工作和生活高度重合的結果很可能是導致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都受到了影響。
社交巨頭Facebook已經意識到生活和工作高度重合的問題。上個月,它推出了叫作“Work Chat”的應用,讓用戶可以在度假或專注工作時,關閉不想看的消息通知。
微信企業號下一步可能需要考慮的是,如何留給工作狂型的管理者和熱愛生活的員工之間一些獨立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