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解析:下周熱點板塊及個股探秘(附股)】體育行業:資本起舞商業化提速,尋找體育皇冠上的明珠。
點擊查看>>>個股研報 個股盈利預測 行業研報
1、體育行業:資本起舞商業化提速 尋找體育皇冠上的明珠
隨著政策紅利持續釋放,產業資本謀定而后動,近期重磅事件頻出,萬達大筆收購海外資源,中超拍出天價版權,華人文化入股英超曼城,體育產業并購基金不斷涌現,產業的資本熱將驅動業務模式的變革,圍繞中超足球產業鏈、冰雪運動、體育賽事及場館運營、體育營銷等細分領域均有望誕生市值百億、甚至千億級別的公司。今年7月我們發布體育產業深度報告《中國體育產業:“拓空間+調結構”促發展,“內容資源+衍生產品”驅動產業貨幣化》,對標海外體育服務上市公司,發掘國內體育產業變現模式,本文是體育產業最新的跟蹤報告,自下而上解析目前尚處于初創期的中超及國內體育公司的成長路徑,分四條主線闡明2016年體育產業投資策略。
核心觀點:
政策紅利+資本涌入+消費升級,體育服務業邁入黃金十年:2014~2015年,體育產業重磅級政策密集出臺,未來1~2年體育產業將持續受益于政策利好,各路資本通過競標賽事轉播權、設立并購基金、直接投資等方式介入體育產業鏈,搶占下一個萬億級藍海,人均GDP增長帶動國民消費升級,80后、90后構筑潛在體育消費市場,體育服務業孕育萬億級市場空間。
體育產業鏈上下游分類:擁有體育IP資源的賽事、場館、俱樂部(運動員)的運營方處于上游,作為體育內容的提供方;中游為整合體育IP資源、通過體育媒介變現的中間商,主要為體育傳媒、體育營銷、體育經紀、體育大數據服務等產業;下游為直接面向終端消費者的體育服務產業,包括體育用品、體育彩票、體育票務、健身培訓等。
對標海外聯賽,觀中超未來之發展路徑:中超聯賽在管理機制、運營模式、盈利能力、俱樂部經營上與英超聯賽均有較大差距。中超公司受制于足協,只擁有聯賽的部分經營權,未來在上座率、票價、收視率甚至是收費轉播上均有突破空間,中超和英超的盈利能力差別主要來自轉播費收入,根本原因是國外成熟的付費模式。中超俱樂部恒大淘寶相比英超曼聯,其轉播收入少、青訓體系弱,導致持續虧損。
冰雪運動步入黃金發展期,滑雪場與滑雪裝備產業最先受益:與歐美國家相比,我國的冰雪運動還處于起步階段,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北京聯合張家口獲得2022年冬奧會主辦權將刺激國內冰雪運動的消費,單一滑雪場、綜合滑雪度假區以及冰雪器材市場將因此受益。
賽事運營與場館運營:2014年底,國務院發文取消了對商業性和群眾性體育賽事審批,今年以來賽事運營呈現欣欣向榮之態。國內的體育場館面臨利用率不高、效益提升困難等問題,未來體育場館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將為場館運營帶來商機。以智美集團和體育之窗為例,智美集團通過舉辦馬拉松切入體育產業,路跑賽事、群眾體育賽事、現象級賽事等賽事運營協同發展;體育之窗則在賽事運營、場館運營方面收獲成功,未來將整合體育IP資源多元化變現。
體育營銷及版權分銷:對比北美和亞太等其他地區,國內的體育贊助在廣告收入中的占比過低,未來體育贊助還有2~3倍的市場空間。2014年賽事轉播權放開后,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共同競爭賽事轉播權,給體育營銷公司帶來了不菲的版權分銷收入。我們比較了國內三大體育營銷公司(雙刃劍、歐訊體育、華錄百納)的運作模式、業務發展現狀和財務表現,挖掘體育營銷公司的發展路徑。
體育行業投資策略:2014-2015年體育產業頂層設計陸續出臺,2016年將進入政策細化和落實階段。近年來資本的持續涌入為體育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2016年是體育大年,將舉辦奧運會、歐洲杯等大型賽事,將掀起新一輪體育熱潮。我們認為,A股的體育產業投資可以遵循四條主線展開:1)涉及中超等足球產業鏈的標的:推薦關注雷曼股份、華錄百納、道博股份、互動娛樂;2)冰雪運動類標的:推薦關注探路者、華錄百納、國旅聯合、長白山、奧瑞金;3)體育賽事運營及場館運營業務標的:推薦關注華錄百納、道博股份、萊茵體育、中體產業;4)體育營銷產業標的:推薦關注道博股份、華錄百納、奧拓電子。 (中銀國際 曠實 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