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在岸人民幣即期單邊下跌480點,周五創出逾四年新低,從8.11匯改算起跌幅已超3.5%;而離岸CNH跌幅更高達760點,與在岸的價差也擴大到700點子水平,亦創出三個月來最闊水平。
路透最新調查亦顯示,市場對中國人民幣的看空情緒達到逾五年以來最高。渣打銀行委托Asset Benchmark Research做的最新調研結果亦表明,只有6%的受訪者認為人民幣兌美元在未來三個月會升值,44%的受訪者認為會貶值。
中信證券研究部總監明明周五(12月11日)在最新研究報告中指出,人民幣貶值趨勢有增無減,主要源于基本面衰退、央行干預力度減小、市場看空情緒較濃三個方面的因素。
中信研報認為,“6.50將是在岸人民幣年內的階段性點位,目前來看中國央行(PBOC)似乎在主導一場”只身應對千軍萬馬的博弈。如果年內人民幣匯率能在6.50左右達到市場均衡,則可預見2016年匯率政策將在央行的主導下進一步展開有序貶值。同時考慮到人民幣進一步貶值時,中國央行維穩匯率的邊際成本將大幅提高,6.60水平或將是央行的長期底線。
研報并指出,目前人民幣多頭主要立足于對中國央行入場干預的期待,然而目前央行對匯市的干預程度似在減弱,央行“節制有度”的表現令其失望。在此背景下,市場看空情緒得到進一步強化。
更大規模購匯潮即將來襲
當前在人民幣持續走貶之際,資金流出壓力也備受關注,而中國仍有巨大的貿易順差,或可算作是為數不多的資金流入證據,但路透日內觀點認為,巨大的貿易順差如果算上較低的結匯率,將大打折扣,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在全球“資產慌”和人民幣貶值愈演愈烈情況下,他們正積極主動調整資產配置結構,積極到外面尋找“安全”資產。
路透引述分析人士的話稱,“因為年度原因,8月匯改導致的部分美元債務出清,但真正的企業大規模”債務去美元化“應該還沒出現,更多的會在明年顯現出來;另外,針對個人投資者而言,今年的外匯額度可能都已用完,但明年開始不排除他們會用新的額度來購匯。”
招商銀行同業金融總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表示,“假設明年人民幣資產的收益5%,算較高水平了,若明年人民幣貶值2%,只要超過3%的外幣資產收益,就可以對私人部門形成吸引。如果明年還有這么大的幣種轉換壓力的話,那央行肯定是干預不起的。”
劉東亮并表示,央行預計仍會在關鍵點位干預匯率以減緩貶值速度,但從多年來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干預匯率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發現,干預只能改變速度而不能扭轉趨勢,這是匯率市場化帶來的必然結果及必須面對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