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是中國焦炭第一大省,產量占到全國總產量的半壁江山,出口量更居國內出口量的80%以上。但是近年來,伴隨著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發展和變化,國內需求下滑、價格下跌,國際貿易話語權不高,山西焦炭行業的形勢不容樂觀。
目前,山西省現有獨立焦化主體企業72戶,戶均產能200萬噸以上,基本形成孝義、介休、洪洞、河津4個千萬噸級焦化集聚區,以及清徐、交城、潞城、襄汾等10個500萬噸級焦化集聚區,建成焦爐產能1.45億噸。
不過,山西焦炭產業一直以來都存在產量大、自營外貿出口量小的問題,當前更面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多重困難和挑戰相互交織的風險。
受鋼鐵減產的直接影響,1~10月全國焦炭產量累計為37565.57萬噸,同比減少5.05%。同期,山西累計生產焦炭6726.05萬噸,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6.67%。
有業內人士表示,國內多數焦化企業處于虧損狀態,虧損幅度從每噸幾元到四五十元不等。往年焦化企業還可以依靠化工產品的銷售利潤彌補焦炭的虧損,但2015年原油價格低迷,化工產品利潤時有時無,根本無法彌補焦炭業務帶來的損失。
據了解,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2015年山西連出新政,計劃提振焦化產業。7月,山西省經信委制定印發了《山西省傳統優勢產業2015年行動計劃》和《山西省傳統優勢產業三年推進計劃(2015~2017年)》,提出了焦化等5個傳統優勢產業的工作思路、目標、重點和措施。2015年8月,山西省政府通過了《關于進一步促進工業穩增長若干措施的通知》,責成由省經信委、省商務廳牽頭組織省內焦炭企業省外促銷,加強焦炭出口貿易對接。
海關總署發布最新數據顯示,10月份中國焦炭出口量77萬噸,較9月份增加10萬噸,環比上升14.9%,同比下降6%。2015年10月份焦炭出口金額1.13億美元,同比降22.3%;折算均價145.62美元/噸,同比降18%。
10月份山西省出口焦炭64.2萬噸,環比上升19.1%,同比下降11.3%。1-10月,山西省累計出口焦炭649萬噸,同比上升9%,占全國焦炭出口量的85.8%。山西仍然是焦炭出口的主要貨源地。
山西經信委副主任冀明德表示,2015年山西省預計出口焦炭突破800萬噸,同比增長10%以上,占全國的90%左右,將達到“十二五”時期最高水平。
有業內人士表示,2014年以來,國際焦炭市場需求增長,帶動我國焦炭的競爭優勢增強,焦炭出口量持續增長。盡管價格偏低,但相比國內市場而言國外的焦炭結款周期較短,可以緩減焦炭企業資金不足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