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有色板塊行情 煤炭采選行業行情
周一早盤,兩市低開后二八分化逐漸顯現。在證券、有色等權重股帶領下滬指震蕩上升,煤炭板塊也后來居上。而創業板一直處于低位震蕩狀態。截至14:19,滬指報3491.49點,漲1.66%,創業板報2673.37點,漲0.08%。盤面上,券商、船舶、有色股大漲,煤炭、證券板塊漲幅居前。
——12月以來的行情走勢是按照我們月度策略中提出的情形一(即抵抗式下跌)演繹,本周指數有望迎來第一個變盤向上的時間窗口。(1)美國加息靴子落地后,新興市場匯率和股市有望迎來反彈的窗口期。本周15-16日美聯儲宣布加息懸念不大,按照歷史經驗,首次加息預期的兌現往往是美元階段性高點和新興市場匯率、股市等風險資產價格反彈的起點。(2)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出臺的政策超預期,從而提升市場風險偏好。改革加力、有破有立,是影響明年A股行情節奏和結構的最大變數,尤其是以供給側改革等為代表的破舊立新方面的突破?!捌婆f”以提高效率,“立新”孕育新希望。(3)近期市場調整中成交明顯萎縮,剔除停牌個股,全市場約3/4的股票已經縮量至過去一個月最大成交金額的1/3以下,市場本身也孕育了變盤的可能。中性假設下,春季行情啟動時點在明年1月中上旬,主要擾動因素包括:(1)歲末年初資金做賬回表壓力。(2)年末排名考核過后,公募基金為代表的機構者調整持倉結構引發的波動。
——重申無論以上何種情形,投資者更應當以積極的心態來看待12月以來的調整。(1)在錢多、經濟弱、政府積極利用資本市場為轉型服務的確定性前提下,行情的系統性風險不大,故仍應保持底限思維。(2)基于我們對明年春季行情驅動因素的判斷,即便按照最新收盤點位計算,未來3-4個月,無論是上證綜指,還是創業板成指,向上空間都大于下行空間。(3)本著價格比時間重要的原則,積極尋找α布局。對于一些已深入研究且風險收益匹配度較好的標的,利用短期調整而懷著憐憫的心買入,為跨年度行情乃至明年全年布局。從明年全年來看,α策略的有效性將顯著超過今年。
——2016年春季攻勢不應遺忘播種周期股,14家骨干電解鋁企業達成減產承諾,僅僅是供給側改革的開始。
周期股2016年有一波躁動的機會,基于供給側收縮的邏輯。情形一:2016年政策推動供給端劇烈收縮之后,周期性行業供需關系出現拐點,推動周期股反轉。但是,從美國70年代末到80年代、日本70年代到90年代鋼鐵行業去產能的經驗來看,從去產能到供需關系的實質變化往往需要數年的時間。情形二:2016年上半年,供給端改革政策預期強烈、企業限產停產消息增多,疊加美聯儲首次加息后大宗商品價格反彈的時間窗口,推動周期股反彈。
我們判斷,情形二出現的概率大,即周期股有段反彈。建議重點關注價格已經跌破成本線的鋅、鎢、稀土等行業,以及供給收縮疊加需求不錯的鋰、鈷等行業。(1)周期性行業自身已經進入產能加速出清階段。(2)國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向確定,提升產能出清預期。我們預期,在明年兩會前后,關于供給側改革、過剩產能退出的政策討論將逐漸增多。(3)美聯儲首次加息后是大宗商品價格反彈的時間窗口。從歷史經驗來看,美聯儲首次加息落地可能是美元階段性高點的時刻,掣肘大宗商品反彈的因素消失,帶來大宗商品超調后的反彈機會。
投資策略:積極翻石頭,播種“立新+破舊”
基于我們對明年一季度相對樂觀的判斷,行情調整期是耐心審慎地為明年布局優質成長型標的窗口期,建議投資者圍繞興業年度策略《打好殲滅戰》中,基于“立新+破舊”思路,優選的四大投資領域,耐心審慎布局。
(1)科技股——深入發掘成長股“新藍籌”,尋找更新、更炫的機會,TMT依然是重點領域,比如人工智能、VR、互聯網新應用,至少1季度有望保持熱度。
(2)現代服務業——立足人口結構轉變,迎接消費升級新時代,看好傳媒、醫療保健、教育、體育、旅游、文化等。
(3)“新股”相關機會——新股、次新股;高股息率股票的配置價值;中概股回歸及海外并購等。
(4) 政策主導型機會——有立、有改、有破,新投資(13.5規劃、海綿城市、智慧城市、新能源汽車等)+國企改革(并購重組)+周期股反彈。
專家觀點>>>
李迅雷:明年市場結構性機非常多 集中新興產業
孫建波:牛市炒股熊市PE 股市的紀律是什么
李立峰:市場風險偏好并未實質性下降
荀玉根:等待靴子落地
李志林:注冊制改革方案好于預期 解除了三個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