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輪歷時最長的債券牛市還將如何演繹】分析影響債市走勢的三大要素,綜合來看,有利因素影響大于不利因素,因此明年的債券市場依然相對樂觀。10年國債有可能突破前期低點,但在利率低位震蕩風險加大,需特別關注美元加息與人民幣貶值壓力的影響和短期沖擊。
分析影響債市走勢的三大要素,綜合來看,有利因素影響大于不利因素,因此明年的債券市場依然相對樂觀。10年國債有可能突破前期低點,但在利率低位震蕩風險加大,需特別關注美元加息與人民幣貶值壓力的影響和短期沖擊。
2014年初以來,我國債市迎來重建證券市場以來歷時最長的牛市。在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的目標之下,央行多次加大寬松力度,在2014年11月之前通過定向寬松手段向市場注入資金,使市場利率下降;在11月之后則是通過降準降息的全面寬松手段使存量的存貸款利率下降。在央行“多措并舉”的寬松手段之下,債券市場迎來了一輪波輪壯闊的史上最長的牛市,這輪史無前例的牛市伴隨的是經濟“三期疊加”時期中的去杠桿、去產能和經濟轉型,非常之時需用非常之策,那么此輪牛市為何與眾不同?以往的分析邏輯和歷史經驗往往只能借鑒,不能照搬,從當前狀況理解經濟和政策走勢,才能看清未來的債券市場方向。
在這輪牛市之前,我國債市經歷過兩輪大牛市,分別為2004年至2005年,及2008年至2009年。前一輪牛市與CPI的關系非常密切。中國經濟走過2001-2002年的通縮期后,通脹從2003年抬頭,當年底達3.2%,10年期國債利率從2.8%升到3.8%附近,上漲100bp;2004下半年CPI最高達5.2%,市場預計高通脹下央行將收緊銀根,10年國債利率大幅上漲,最高達5.3%。隨著CPI從2004年四季度開始顯著下行,債市迎來了一輪大牛市,從最高的5.3%一路下行到2.8%附近,下降250bp,并且回到2003年初的利率水平。這意味著,經歷了CPI上升和下降周期,債市利率也經歷了一輪周期,不過熊市經歷兩年、牛市持續1年,反映了熊長牛短的特征,背后的根源在于央行對通脹的容忍度較低。
后一輪債券牛市雖然只有5個月,但10年國債利率從高點的4.5%降到2.7%,降幅達180bp。這輪牛市同樣與CPI的波動密切相關。2008年上半年我國經濟仍處于過熱狀態, CPI同比高達7%以上,但從8月開始CPI降到5%以內,隨后持續下降,因為國際金融危機洶涌而來,出口需求急劇下滑,產能過剩,CPI同比在半年內由7%迅速進入負增長區間,10年國債利率也在短時間內大幅下降。2008年四季度央行數次大幅降準、降息也促使了市場利率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上半年CPI仍負增長,但債券的此輪牛市卻早早結束,這是因為2009年1月開始的信貸刺激計劃,使銀行資產投放向信貸傾斜,擠占了債券投資空間,致使債券收益率下降空間受限,并且CPI隨著貨幣放水回升,債市收益率開始上行。可見,不僅CPI和央行貨幣政策影響債券市場利率,金融機構的資產配置行為和資產負債結構同樣也左右著市場利率。
通過這兩輪的債券牛熊周期的變化,可以判斷影響債市走勢的三方面因素。第一,CPI決定了債市的中長期走勢,因為我國債券利率均為名義利率,在CPI高企時而如果實際利率不變則意味著名義利率上升,投資者對回報率的要求也上升。雖然CPI的拐點與債市并不完全一致,多數情況下債市利率變化落后于CPI,甚至有時會背離,但從中長期來看兩者走勢仍趨于一致。CPI的影響因素則比較復雜:一是經濟增長周期、產能供需的因素,如當前經濟處于經濟增速換擋周期、清理過剩產能,意味著供過于求,CPI保持相對低位;二是貨幣供求的影響,CPI最終體現為價格,如貨幣相對于需求超發,最終必然物價上漲,這在多數惡性通脹的國家均能找到印證;三是在全球一體化環境中還受國際環境的影響,如當前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我們面臨輸入型通縮的風險。
第二,宏觀政策的影響。一般而言,CPI和經濟增長反映了市場的預期,而市場的預期是建立在對政策判斷的基礎上,因為最終影響資金面的仍然是政策導向。因此,當政策超出市場預期時,市場就會調整。
第三,金融機構資產配置偏好和資產負債結構決定了債券市場的微觀利率。2013年6月的錢荒,很大程度上是由金融機構資產負債期限錯配過大引起的,從而引發持續到2013年底的債市大調整。雖然同期CPI也有所上漲,但最高僅3.2%,不足以支撐10年國債利率從3.4%漲到4.5%,這輪利率上漲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金融機構自身資金緊張,央行沒有在短端放水導致的。
眼下的這輪牛市之所以持續時間長、幅度大,是因為幾個特殊因素。一是在經濟結構轉換周期,產能相對過剩,CPI持續下降;二是經濟下行壓力較大,降低社會融資成本成當務之急,政策減低利率的力度較大;三是全球主要發達國家經濟持續低迷,歐洲和日本仍未看到復蘇跡象,大宗商品價格大降,全球持續低利率環境,為國內利率下降創造了有利環境;四是2013年下半年由 “錢荒”導致的利率上行屬于“意外”,為債券大牛市打下了良好基礎。
那么,這輪債券長牛市將持續到什么時候?從有利的方面看,CPI保持相對低位,經濟去過剩產能,PPI持續負增長及大宗商品持續低迷,CPI大漲空間不大,有利于債券市場下行;經濟尚未企穩,央行仍有降息空間,并且會防止利率大幅上行;國際經濟仍然低迷,大宗商品持續頹勢。不利的方面是,目前10年國債利接近前期低點,下降空間較為有限;財政政策將加碼,如果力度較大有可能會擠壓銀行債券配置需求;美元加息與人民幣貶值壓力,可能抑制央行繼續寬松的空間。綜合來看,基于有利因素影響大于不利因素,筆者對明年債券市場的看法相對樂觀,10年國債有可能突破前期低點,但在利率低位震蕩風險加大,需特別關注上述不利因素的影響和短期沖擊。
(作者:滕飛 為特許金融分析師CFA,中國光大銀行資產管理部高級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