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公布數據顯示,今年1-11月,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9334.8億元,同比增長6.9%。業內分析人士認為,考慮到12月是傳統消費旺季,今年社消零售額突破萬億元大關幾無懸念。
昨日,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公布數據顯示,今年1-11月,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9334.8億元,同比增長6.9%。業內分析人士認為,考慮到12月是傳統消費旺季,今年社消零售額突破萬億元大關幾無懸念。
在本月9日舉行的第六屆投資北京洽談會上,北京市副市長程紅曾透露,全市人均GDP已超過1.5萬美元,且居民消費需求旺盛,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超過60%,預計今年全年北京社會消費品零售額有望突破9000億元人民幣。距離今年結束還有一個月,上述預測已經提前實現,也讓今年破萬億元更為可期。
事實上,在擺脫年初的頹勢之后,進入下半年,北京市社會消費品零售一直保持平穩增長勢頭,互聯網消費更是最活躍的領域,占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比重達15%,拉動作用不言而喻。“網上零售對全市社消零售額增長的貢獻是傳統百貨企業難望項背的,”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商業研究所所長賴陽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網購促使廠家和消費者之間突破了時間、空間障礙,擺脫批發、零售等中間環節,商品流通成本趨近于零,企業和消費者都能獲利。這是對傳統定價機制的徹底變革。”
進入今年最后一個月,“雙12”網購節、圣誕節等多消費熱點接踵而來,業內均對新一波的消費零售熱潮抱以期待。“12月的重點消費領域應該是體驗式消費,例如休閑娛樂等,當然購物也是必不可少的。”賴陽表示。鑒于前11個月北京市的月均社會消費零售額在800億元以上,而12月又有多重消費熱點保駕護航,不少業內專家認為,今年北京市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突破萬億元幾無懸念。
放眼明年北京市的社會消費業態,賴陽認為,包括購物中心、時尚體驗中心等在內的時尚體驗業態有廣闊的發展空間,而傳統大型零售企業也不會坐以待斃,積極的轉型升級倚馬可待,“網絡消費也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且會出現線上線下高度融合的新模式,消費者足不出戶就可體驗零距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