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摘要:
混合型基金。本基金主要投資新動力主題的優質上市公司,在合理控制風險的前提下,追求中長期資本利得,實現基金凈值增長持續地超越業績比較基準。
基金經理。鄭屹先生,曾任廣發證券有限公司研究員、國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員。2009年加入匯豐晉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歷任研究員、高級研究員。2013年4月起擔任匯豐晉信2016生命周期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13年12月起擔任匯豐晉信2026生命周期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鄭屹先生,曾任廣發證券有限公司研究員、國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員。2009年加入匯豐晉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歷任研究員、高級研究員。2013年4月起擔任匯豐晉信2016生命周期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13年12月起擔任匯豐晉信2026生命周期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提出建設“美麗中國”之后,“健康中國”戰略呼之欲出。十八屆五中全會召開在即,關于“十三五”規劃相關議題的討論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上證報記者日前從權威渠道獲悉,“健康中國”有望寫入中央相關文件。而今年9月初,國家衛計委已全面啟動《健康中國建設規劃(2016-2020年)》編制工作。
“健康中國”戰略已醞釀多年。早在2007年中國科協年會上,時任衛生部部長陳竺即公布了“健康護小康,小康看健康”的三步走戰略。2012年8月,衛生部組織數百名專家討論最終形成“健康中國2020”戰略研究報告,提出到2020年,完善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醫療保障水平不斷提高,衛生服務利用明顯改善,地區間人群健康差異進一步縮小,國民健康水平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值得關注的是,“健康中國”概念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再次亮相,并在今年9月進入戰略編制工作,有望進一步上升至國家戰略。李克強總理在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健康是群眾的基本需求,要不斷提高醫療衛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國。”
對資本市場而言,一旦“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十萬億級產業投資盛宴將隨之開啟。相關研究報告顯示,大健康產業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興產業。然而與美國、日本甚至很多發展中國家相比,中國的大健康產業還處于起步階段。統計數據顯示,美國的健康產業占GDP比重超過15%,加拿大、日本等國健康產業占GDP比重超過10%。而我國的健康產業僅占GDP的4%-5%。
我國目前醫療衛生總支出占GDP的比例不高,與發達國家仍有近一倍的差距,提升空間較大。在政策扶持和人口老齡化的大環境下,醫療行業具有巨大的增長潛力,看好未來中證醫療指數會有不錯表現。
免責聲明:
本報告是天天基金網基于公開信息研究發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